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抓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
文章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提升中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和綜合國力的關鍵。新時代十年,中國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2021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達2.8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2.44%。科技投入保障力度持續加大,推動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躍升。量子信息、材料、腦科學、空間科學等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載人航天、量子計算、深空深海探測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到第11位,科技創新對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支撐更加有力。
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牢牢把握建設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進一步完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持續推進體系化創新平台建設,整合提升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平台,適度超前布局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基礎設施。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健全“賽馬”“揭榜掛帥”制度,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在開辟科技創新新領域新賽道中的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堅持人才引領驅動,築牢現代化建設的根基
文章強調,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新時代十年,面對“兩個大局”交織、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領導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更加堅定自主培養自信,通過深化人才培養制度改革,拓寬培養渠道,創新培養模式,加大培養投入,加快了中國人才培養工作戰略轉型。目前,中國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達到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8年,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全民族素質得到了穩步提高。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將各方面優秀人才凝聚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之下,九成出國留學人員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在全球人才流動格局中,中國由過去的人才輸出國轉變為智力“進口國”,為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和能力,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高校要承擔起基礎培養主力軍作用,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教育。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要發揮國家隊作用,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培養造就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高質量實施“強基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2.0”等培養工程,建設一批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戰略基地。制定實施基礎研究人才專項,加大基礎學科人才、重大原始創新人才培養力度,長期穩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突出成績且具有明顯創新潛力的青年人才。推進人才培養供給與產業發展需求精準鏈接,努力培養造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圍繞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根據新時期國際人才流動趨勢,實施更加積極開放的人才政策,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加強人才國際交流,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成為全球人才的集聚地。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用好用活各類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