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5日電/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當前,在中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的情況下,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需要更加精準有力的貨幣政策,以更好發揮其調控作用。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文章表示,中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均衡。疫情發生以來,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中國根據實際情況實施貨幣政策,充分兼顧短期和長期、逆周期和跨周期調控、內部和外部均衡,保持了貨幣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為後續貨幣政策實施留下了空間,也為科學精準調控積累了更多經驗。就外部環境而言,2022年歐美國家為應對高通貨膨脹,快速收緊貨幣政策,為經濟恢復增長帶來壓力。市場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下降,部分國家甚至面臨經濟衰退風險,美聯儲繼續快速加息或將不可持續。這些將從外圍對中國貨幣政策實施產生一定影響。
文章提出,貨幣政策更加精準有力,需要充分考慮總量和結構。在總量方面,需要採用多種方式投放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在2022年兩次合計降准0.5個百分點的情況下,目前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總體不到8%,雖然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但也要珍惜政策空間,根據實際情況釋放長期流動性,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在結構方面,人民銀行近年來創新推出多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精準引導貸款流向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也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起到了更好的調控效果。後續需要繼續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必要時創新政策工具,引導信貸資金更多流向“三農”、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養老等領域。
應充分考慮穩增長和防風險。在外需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實現穩增長需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從投資方面看,三大投資領域中,房地產投資恢復需要時間,基建投資、製造業投資需要繼續發力,應引導金融機構關注這些領域的信貸需求。從消費方面看,居民消費行為更加謹慎,除了通過貨幣政策引導支持小微企業擴大居民就業外,還需要降低居民消費信貸成本。在防風險方面,房地產領域、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等需要重點關注。
充分考慮價格和數量。在總體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情況下,需要繼續通過改革的方法健全利率形成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推動企業融資成本、居民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可以考慮通過引導降低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方式,服務市場主體開展中長期投資,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費中的合理貸款需求。
兼顧內部和外部平衡。在堅持以我為主實施貨幣政策的基礎上,要統籌考慮人民幣匯率,提高資本項目動態平衡國際收支能力,穩步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維持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引導市場主體牢固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合理有效引導市場預期。
做好與其他政策的協同配合。綜合政府發債節奏進度、企業繳稅稅期,合理掌握流動性投放節奏和力度,加大財政政策力度,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發展壯大機會。引導資金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大對重大科研項目、科技創新主體的融資支持,通過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推動擴大居民就業,與財政、產業、科技、就業政策等協同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