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層面看,已經在政策、資源、資金等方面給予了種糧大力度支持,特別是在糧食收購上,國家多次調整糧食收購保護價,以確保農民利益。當然,如果“過度保護”,也會帶來新的矛盾和問題,會影響到糧食的市場化水平。而且,糧食收購不是無節制、無限度的,如果超過了國家糧食收購的能力上限,也會出現糧食損失和浪費現象。
因此,必須讓市場化發揮更大作用,最大限度提高糧食使用效率。這就是常說的“糧食動態平衡問題”——糧食量不夠,肯定會出問題,但如果量太多了,也會出現問題,祗有保持良好的平衡,糧食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證。
要想有效保護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除了要穩定糧食收購價格、降低糧食生產成本外,還要通過產業發展、產業振興,讓廣大農民特別是年輕農民離家近一點、靠農田近一點。眼下,農村勞動力大多分布在全國各地,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經濟活躍地區和產業興旺地區,那些經濟欠發達、產業不旺的地區,尤其是在一些縣城,則很少有農民聚集。
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如果能夠把產業發展的觸角有效延伸到縣城,特別是糧食生產大省的縣城乃至鄉鎮,讓當地的居民包括農民不出縣就能找到工作,就能安心掙錢,必能對糧食生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農民如果離家很近,到了農忙季節,這些在企業上班的人員大都能回家幫忙,避免種糧收糧主要靠留守的老人。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發展,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同樣也要靠產業發展。如此方能實現保障糧食安全和推進鄉村振興一舉兩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