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新型工業化為重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http://www.crntt.hk   2022-12-15 09:17:16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是推進新型工業化。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現代化產業體系、鄉村振興等多方面內容,其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內容之一。

  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特徵是能支撐實體經濟競爭力提升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許召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宋芳秀文章表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是推進新型工業化。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具體任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建設製造強國,包括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等,特別是要在關係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短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二是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的增長引擎。要開辟新領域新賽道,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三是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包括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

  從主要任務中可以發現,無論是建設製造強國,還是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是進一步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任務,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內容。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面臨新的戰略機遇,也面臨不少重大風險挑戰,特別是逆全球化思潮抬頭。面對這些挑戰,必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提升中國實體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國際產業競爭的主體是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部門。18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鬥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工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工業部門包括采掘業、製造業和電力燃氣水,其中製造業更被稱為“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尤其是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製造業發展水平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位置日益凸顯,製造業強則在國際經濟體系中可以有很大的話語權,製造業弱,特別是產業存在短板,則可能被“卡脖子”,甚至威脅到經濟平穩運行。

  工業發展水平是決定各國收入水平的核心支撐。促進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標。雖然一些小規模經濟體可以依靠如旅遊或資源等特色產業取得較高的收入水平,邁入高收入社會,但較大規模經濟體的收入水平最終取決於各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位置,特別是製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這是因為在全球經濟高度一體化的情況下,如果一國的製造業沒有與其收入水平相應的效率效益和國際競爭力,其國內外的市場份額就會下降,製造業就會萎縮,就會空心化,最終其他行業的收入水平也會受到拖累。

  中國工業化發展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

  文章介紹,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發展取得了突出成就。1978年時,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僅為美國的12.2%。在此後的30年裡,中國製造業發展先後完成了三次大的跨越:第一次跨越是2001年,製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德國。第二次跨越是2007年,製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日本。第三次跨越是2010年,製造業增加值首次趕上美國。此後,中國製造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到2021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日本、德國三國之和,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工業發展也遇到了不少挑戰。一是傳統產業競爭力下滑。近年來,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工業發展很快,對中國傳統工業形成了較大的低成本壓力。此外,傳統產業技術較為成熟,不少技術已經內化於機器設備中,通過加快技術進步來降低成本,拉大與後發國家差距的空間也有限。二是中國部分工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仍然受制於人,存在“卡脖子”短板。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