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設面向美麗中國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http://www.crntt.hk   2022-12-04 08:47:57
面向美麗中國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需要加強黨的領導,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多方協同共治。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充分肯定了新時代10年來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報告指出,“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進入新時代新征程,面向美麗中國的這個目標,報告提出“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中國的環境治理體系在黨的十八大之前初步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日漸完善。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其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特徵,由此引發了當下關於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更加全面的思考和研究。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日漸旺盛,從需求側來講,當前中國推進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需求十分迫切。

  一、面向美麗中國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理論內涵

  羊城晚報發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宏偉文章表示,從理論內涵來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當前亟需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形成一整套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制度機制。但是,放在現代化的背景下來思考,就必須和當下我們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如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聯繫起來。從美麗中國建設來講,廣大人民群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對於環境的訴求日益旺盛。從推進現代化進程來看,結合總書記在報告中講到的五個重要特徵,我們需要把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訴求與人的生存、發展的需求都作為中國當代發展的迫切需要。因為美麗中國對應的目標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通過永續發展的現代化來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目標,這是在理論方面的創新。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現了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這一思想的確立使得實現美麗中國目標在方法上、路徑上、觀念上都有了根本遵循。相關責任主體如何去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現代化的目標?黨委領導是關鍵,政府、企業、公眾是支撐,如果沒有政府、企業和社會這三個主體充分發揮作用,黨委領導就不能真正地發揮關鍵性作用。黨委領導就會局限在理論思考層面,不能真正地落在實踐,落在執行的主體上,不能形成合力。美麗中國建設就不可能順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加強黨的領導。

  二、中國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不斷豐富和完善

  文章介紹,黨的十八大之前,環境治理體系存在明顯不足和短板。主要是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等主體責任落實方面存在體制機制不暢通、政策制度不協同。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環境治理的制度和法律建設在不斷地豐富完善。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依法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2015年上半年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其中35條中12條是闡述體制機制和制度的;下半年出台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論述生態文明這部分的題目就是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2018年5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特別強調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目前這個制度的框架已經基本構建完成。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在憲法修訂時將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綠色發展都納入了其中。此前,2014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引入了生態文明的理念,明確了生態環境保護是基本國策,完善了政府對環境監督管理的責任,設立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專門的一章,加大了違法排污責任。對環境污染入刑在刑法上面也作了相應的修改。因此這部法被稱為是有史以來最嚴的環境保護法。十八大以來,我們制定了長江保護法、濕地保護法、噪聲污染防治法等7部法律,修改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17部法律,其中長江保護法是首部全國性流域的環境法律。黃河保護法日前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通過,將於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我們在生態文明領域的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也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度。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