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情勢下台獨的定位與新變
http://www.crntt.hk   2023-01-15 00:07:18
民進黨當局躲在美國背後嘗試越過“一中”紅線
  中評社╱題:新情勢下“台獨”的定位與新變 作者:周天柱(上海),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台灣研究會理事

  【摘要】“法理台獨”是一個流動變數,它不會固守傳統的三大常規標準不變,而是隨著國際大局不斷動盪組合,隨著兩岸關係不斷發展變化,針對目前兩岸尚未統一的具體現狀,針對疫情期間島內“台獨”勢力不斷玩弄花樣百出的各種“台獨”新花招,除了三大常規標準之外,還應該將台灣地區擅自更改現政權具有象徵意義的“歌曲、徽章、圖案”等現狀,在美國反華勢力的慫恿支持下,台灣島內推進含有改變“兩岸同屬一中”性質和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台獨公投”,以及民進黨當局不時拋出的種種“以變謀獨”的圖謀、言行,都劃歸於“法理台獨”新變的組成部分。

  在新情勢下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這是落實貫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要務。“台獨”分裂是完成祖國完全統一的最大障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嚴重禍患。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島內的“台獨”勢力越來越囂張,明目張膽成為兩岸和平統一進程中最大的破壞性因素。

  6年多來鐵的事實一再證實,不遺餘力推展“新台獨”的民進黨當局比之李登輝鼓吹的“修憲台獨”、陳水扁硬扛的“制憲台獨”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過之”充分體現在無所不用其極的“順勢而變”,“以變謀獨”。為力爭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有必要對新情勢下“台獨”的定位與新變作一具體剖析。

  一、“台獨”的定位

  眾所周知,40多年兩岸互動的政治原則與核心意涵就是“一個中國”原則。民進黨當局推行的種種“台獨”中,衹要踩及兩岸關係的紅線,一定是“法理台獨”。長期以來大陸對“法理台獨”有著明確的定性定位,用法律語言來概述,“法理台獨”被定位為體現解構“一個中國”原則、完成台灣的所謂“國家化建構”。其核心內涵就是台灣本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國土疆域”界定為台、澎、金、馬。

  要精準反對,乃至反制“台獨”,最重要的是十分清楚“台獨”的定位,依此準確判斷“法理台獨”的命脈所在。歸結多年分析研究,傳統的“法理台獨”大致有以下標準:

  第一、“制憲”:擅改“國號”、制定“新憲”;

  第二、“修憲”:推翻“憲法”第四條關於固有疆域的規定;

  第三、“修憲”:推翻“憲法”第六條關於“國旗”的規定。

  二、新情勢下“台獨”的新變

  上述“法理台獨”的三大標準可視為傳統的“法理台獨”的常規標準。但“法理台獨”是一個流動變數,它不會固守傳統的三大常規標準不變,而是隨著國際大局不斷動盪組合,隨著兩岸關係不斷發展變化,針對目前兩岸尚未統一的具體現狀,針對疫情期間島內“台獨”勢力不斷玩弄花樣百出的各種“台獨”新花招,除了上述三大標準之外,還應該將台灣地區擅自更改現政權具有象徵意義的“歌曲、徽章、圖案”等現狀,在美國反華勢力的慫恿支持下,台灣島內推進含有改變“兩岸同屬一中”性質和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台獨公投”,以及民進黨當局不時拋出的種種“以變謀獨”的圖謀、言行,都劃歸於“法理台獨”新變的組成部分。

  在堅決反對“台獨”,尤其是堅決反對“法理台獨”的進程中,必須看到在民進黨再次執政後,這一鬥爭的演變更趨嚴峻複雜。其根子在於民進黨再次執政台灣,台灣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當下的民進黨不僅壟斷所有執政權力,就連“立法院”也是第一次真正、完全的“一黨獨大”。因此必須從中看清兩點:一是當下的民進黨推進“法理台獨”,相較以往其難度要低,“三分之二”已不是屢闖無法突破的“安全閥”。為此要百倍高度警惕,反“新老台獨”的工具箱內,要時刻保存更多針對性強的對策工具。二是民進黨領導人心知肚明“法理台獨”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因此善將“法理台獨”化整為零,採用進一步退半步,或將“法理台獨”調低到“準法理台獨”的層次,繞圈圈,模模糊,似是而非地走起命懸一線的政治鋼絲,以此來試探大陸的反應與底線。一旦有機可乘,立馬長驅直入,直奔向往已久的新目標。

  三、新情勢下台灣的“法理台獨公投”

  2016年5月,蔡英文上台執政,利用民進黨在“立法院”席位首度過半的優勢,僅花了一年半時間,就匆匆通過“公民投票法”(簡稱“新公投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該修正案雖將“修憲”“領土變更”等議題排除在“公投”項目之外,但仍為島內“獨”派勢力操作“台獨公投”留下空間。而“公投”發動及通過門檻的大幅降低,亦使藉“公投”進行政治動員成為民進黨常態化的行為,台灣社會撕裂、政局動盪的可能性隨之增加。

  2018年1月5日“新公投法”修正版正式頒佈實施後,就迎來一樁“法理台獨公投”的鬧劇。3月23日由綠營掌控的台灣“中選會”審核通過“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奧運正名公投”。此項公投可謂2008年民進黨推動的“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簡稱“入聯公投”)的複製品,但政治衝擊力卻遠大於“入聯公投”。

  “奧運正名公投”目的在於讓台灣往後再參與奧運、國際賽事時,皆能以“台灣”為名,不再使用“中華台北”的名稱。據島內媒體揭露,這份“奧運正名公投”議題具有極大的欺騙性。這是因為,其一,此案從表面看似乎並非是由民進黨當局發動,而是由民間團體發動,但其提案的主要成員皆是“台獨”分子。這種稱謂改頭換面的包裝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可能讓普通民眾覺察不出具有強烈的政治內涵,而僅僅衹是體育界的一種訴求,從而掩蓋了其“台獨”分裂性質。因而國民黨要抵制,大陸方面要反制,難以抓到著力點。其二,此案所提的以“台灣”名義取代“中華台北”,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因為在普通民眾的眼中,“台灣”衹是一個“地理名詞”,並不是“台獨”訴求的“國號”的“政治名詞”。台灣民眾哪能分得那麼清楚,而且他們平時就這樣稱呼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倍感親切。這種“類主權正名公投”案,就是一種變相的“法理台獨公投”案。若付諸實踐,將引發極惡劣影響,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台海地區和平穩定帶來巨大衝擊。

  四、新情勢下民進黨當局的“以變謀獨”

  台媒常說民進黨當局“愛獨成癖”,為“獨”一刻沒有消停過。民進黨再次執政以來,尤其近兩年來,“以變謀獨”劇增,“新獨”的“經典產品”是炮製“新兩國論”與“中華民國台灣”。

  1、“新兩國論”超越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

  2021年10月10日,蔡英文在“雙十演說”中提出了新的“兩國論”,她宣稱“兩岸互不隸屬”,企圖以此徹底否定“九二共識”。而在這之前的同年8月31日,蔡英文以視頻錄播形式,出席“2021亞太安全對話”時,竟拋出“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的“鄰國論”。

  “鄰國論”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新兩國論”的必要前奏與鋪墊。“鄰國論”是用以試探兩岸的底線,沒過多久,就正式祭出“新兩國論”。這份“政治宣言”直接點出“兩個中國互不隸屬”,完全踩入了兩岸關係的禁區。這與李登輝的最大區別是,李為迷惑輿論,在“兩國論”前還特意加上兩個字“特殊”。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