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為何不肯放棄捕鯨業
http://www.crntt.hk   2022-11-13 15:45:15
 
  近海禁止大規模捕鯨,並不代表捕鯨業會從此衰落。昭和時期,日本開始嘗試母船式遠洋捕鯨,其主要目的是生產出口用鯨油。對於資源貧乏的日本來說,這是獲取外匯的重要來源。同時,由於擁有鯨油和燃料儲罐的捕鯨母船可以作為油輪使用,政府也樂於提供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捕鯨船大多被軍隊征用,其中捕鯨母船多“轉型”為油輪。

  二戰結束的那段日子里,捕鯨業出現了新一輪高峰。當時日本出現了糧食危機,畜牧業也陷入凋零,鯨魚肉成為日本民眾賴以生存的重要食材。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於1946年開始重建捕鯨團隊,捕鯨業作為肉類供給源以及“鯨油外匯”獲取源成為重要產業。至20世紀50年代末,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捕鯨國。

  1951年,日本加入了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尚不清楚這個行為背後有怎樣的綜合考量,但僅就日本捕鯨業本身而言,加入IWC這件事和IWC這個機構的名稱一樣令人迷惑。

  對很多人來說,IWC是一個很“擰巴”的機構,它名為“捕鯨”,卻致力於保護鯨,並於1986年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其實,這當中有一個誤解。IWC並不是不允許捕鯨,而是不允許商業捕鯨,對於以科學研究或者其他正當用途為目的的捕鯨行為並不干涉。

  這樣的管理方式自然給很多捕鯨團隊留下了空子。公開資料顯示,從1987年到2018年,很多針對大型鯨類的商業捕鯨機構都紛紛更名,以科學調查為名繼續開展捕鯨作業。他們中的很多都選擇在南極海域和西北太平洋開展科研捕鯨活動,同時繼續在沿岸對IWC管轄之外的小型鯨類進行商業捕獲。其中,最有名的一家名為“調查捕鯨”,實施主體為日本鯨類研究所。他們以每年45億日元到50億日元規模的預算,在南極海(12月到次年3月)和西北太平洋(6月到9月)實施兩次“調查”,而調查費的缺口則由日本鯨類研究所通過銷售鯨魚肉獲得。

  日本的“科研捕鯨”,引起了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南太平洋國家和多國動物保護組織的抗議和反對。2010年5月,澳大利亞向國際法庭提起訴訟,認定日本所謂科研捕鯨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其真正目的仍然是出於商業考量。2014年3月,荷蘭海牙國際法庭裁定,由於日本無法證明其科研項目確實需要獵殺相應規模的鯨,因而判決日本敗訴,並下令將停止發放捕鯨許可,直到日本對其科研計劃作出調整,日本也因此被判處80億日元的罰款。

  日本會因此而放棄商業捕鯨嗎?當然不會。緊接著,日本直接“退群”了。契機是2018年9月,日本在巴西召開的IWC大會上提議重啟部分鯨類的商業捕鯨活動,卻遭到反捕鯨國家的反對,最終被否決。日本政府認為,只要還繼續留在IWC內,今後類似提案仍然難以通過,因此退出IWC是重啟商業捕鯨之路的唯一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