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今年9月份,河南周口中心港至印度蒙德拉港集裝箱航線正式開通。至此,圍繞打造新興臨港經濟城市,周口中心港已相繼開通6條國內和3條國際集裝箱航線,成為全國36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內河航運正成為當地降低貨物運輸成本、促進區域綠色發展的有力舉措。
近年來,內陸大省河南的周口港、淮濱港等相繼開航,通過內河航道通達江海,在構建“公鐵水空”四位一體、高效聯運交通體系上邁出重要一步。《河南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樞紐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實施內河水運“通江達海”工程,計劃“十四五”末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將達到2000公里,港口吞吐量將達到7000萬噸以上。
事實上,不僅河南在打造臨港經濟新增長極上不斷提速,不少內陸省份也積極布局內河航運,意圖補齊短板,構建更加均衡的物流運輸支撐體系。
內河航運最大的優勢是運輸成本低。按照全球的水運成本統計,水運成本大約只相當於公路運輸成本的二十分之一。全球大宗貨物,如石油、鐵礦石、鋼材、建築材料、糧食等,長期以來主要依靠海上或通航條件較好的大江大河運輸。
而對於有通航條件的內陸河流來說,內河航運往往是當地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條件之一,更是當地能夠承載一些大運量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特別是內河航運方式有利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發展要求,其節能減排的成效比較顯著。
作為交通運輸方式適應低碳經濟發展需要的重要方式,大力發展內河航運能夠更好地踐行我國低碳環保的經濟發展理念。當前,經過大量的持續投資與建設,一些起步較晚的內陸省份在發展內河航運上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需要在統籌謀劃上持續著力。
建立健全內河航運跨地區、跨部門高效聯動機制,是一省一域發展內河航運的必然要求。內河航運不僅涉及水利、交通運輸、公路、鐵路、民航、大數據等多個部門,其本身帶動的臨港經濟發展對於沿線各地來說也是一項新的工作,過去少有相關溝通協調機制。因此,祗有以共享內河航運時代紅利的思維方式,以智能化多式聯運為技術架構,建立跨省市、跨部門、上下貫通的協調聯動機制,才能共同為內河航運“貨暢其流”服務,充分發揮臨港經濟新優勢。
此外,在內河航運產業鏈建設方面,各地應幫助航運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形成合力,以定制化的運營模式,提升市場化運營能力。同時,需持續推動航道、港口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和智慧化建設,讓內陸航運企業出海更加通暢,進一步增強與沿海沿江港口的合作能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楊子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