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次構建了傳統藍黑染色工藝的解釋模型,下一步將開展試驗性工作,以驗證向染缸中添加植物產品的假設。”王雨華說,希望這可以為環保染色技術的應用提供科學方法和理論依據。
目前,天然植物染料在應用於蛋白質纖維、纖維素纖維和合成纖維的染色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通過水提取法、有機溶劑提取法等,可從植物根、莖、葉、花和果實等部位提取天然著色劑。
“在傳統技藝和現代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經過多次染色,靛藍染等天然植物染色色牢度已達到一定水平,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好的體驗。”張翰敏說,傳統植物染技藝代表了先民們的智慧與創新,更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縮影。他們目前不僅可以染藍色,還可以染紅色、黃色等,而且每個色都有豐富的層次。
此外,通過不斷創新,除了常見的棉麻面料,他們還把絲綢、毛絨、羊絨納入植物染色的範疇,用不同的技法和“面料再造”的工藝,做出新的面料和肌理效果。
保護傳統需要觀念轉變
在著名的茶鄉普洱,黃琳在那柯里古鎮上開著一家植物染工作室。
從成都來到雲南,她利用北回歸線以南豐富多彩的植物,揉入南北各派以及雲南各民族的傳統技藝,將織物染出了千般色彩。
“從新石器時代起,先民們就掌握了用植物汁液與礦物原料染色的技藝。雖然難以大批量生產,但是採用傳統古法進行植物染色,對人體與環境幾乎無害。有研究顯示,天然植物染料及其紡織品還具有抗菌等性能,這樣的技藝應該發揚光大。”黃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