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3日電/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職業,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代表。他們的未來在哪裡,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現實問題。
讓他們繼續進修,一些探索已先行。據報導,前不久,江蘇南通依托南通開放大學成立的江海新才學院正式開學。首批98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進入該學院深造,學習2.5年並修滿學分後,可獲得專科或本科文憑,如順利畢業僅需承擔兩成學費。消息一出,不少網友紛紛點贊。聯繫到去年10月,國家開放大學就與美團外賣合作,讓騎手免費上大學,南通此番結合地方實際,率先在全國推出“助新計劃”,成效值得期待。
為這一人群紓困,亟須打破“青春飯焦慮”。得益於互聯網平台經濟的崛起,彈性而靈活的新就業形態,儼然成為了重要的就業“蓄水池”:數據顯示,2021年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約有8400萬人。與此同時,由於從業門檻低、勞動強度大,“吃青春飯”的焦慮,也在困擾著從業者,流動率居高不下,成為行業痛點。
不可否認,這是“成長的煩惱”。隨著行業的轉型升級,職業的板結有望被打破。以快遞業為例,不久前,快遞小哥李慶恒榮獲“杭州高層次人才”一度引起熱議,這既反映了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認可,也有力地詮釋了專業的力量:不要輕視看似平常的工作,送快遞也是技術活。事實上,隨著快件量的持續增長,一般的體力勞動已經難以應付,懂得精細化管理的專業人才日漸成為剛需。在此背景下,有的快遞企業斥巨資發放學費補貼,鼓勵員工參加學歷教育與技能認證,這既是暖心之舉,同時也是自身發展的需要。
《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適合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模式,暢通職稱申報評價渠道。拓寬他們的發展空間,應當成為社會共識。據美團外賣一項調查,50.17%的騎手有獲得教育培訓、學歷提升的需求,他們當中並不乏願意擁抱變化的年輕人。
時代瞬息萬變,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職業更新隨之加速。賦予這個群體更多選擇的機會,讓他們面對職業流動時更加從容,也是築牢人才基石的應有之義。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高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