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支持”是中央對香港的殷切希望和明確要求。經濟、民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是香港目前尚存不足、未來發展亟需解決的。長期以來,香港產業發展較為單一,嚴重依賴四大支柱產業。在遭受疫情衝擊後,香港經濟結構性問題進一步凸顯,在保持原有優勢產業發展的同時,亟需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刺激經濟復甦。香港市民的住房、青年的就業和上流空間、長者的醫療保障等難題也長期阻礙著香港的發展。
習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就希望特區政府能“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在前幾天特首發表的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中,我很高興見到有較多篇幅是闡述政府對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新舉措、新思路,在110項KPI中更是有較多關於土地房屋的硬指標,這體現了新一屆政府對於經濟民生的重視和破解深層次矛盾的決心。
“第二個支持”是中央給予香港的歷史機遇和歷史任務。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了香港“八大中心”新定位,為香港的繁榮穩定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例如,國家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香港科研實力雄厚但科研成果商品化低,缺乏中下游產業鏈,無法形成完整的創科生態圈,很難讓先進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落地。而大灣區內地城市則擁有先進製造業和轉化科研成果能力,香港加強與內地的創科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就業、創業空間,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和多個口岸相繼開通,香港與內地在多個領域的職業資格認證加快實現,人員往來日益密切,都讓香港與祖國更加密不可分,命運相連。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香港社會各界要深刻領悟二十大精神,在“一國兩制”根本方針的指導下,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相信香港一定能在正確的軌道前進,以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並實現新的突破、新的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香港力量。
作為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