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厚植中國式現代化的實體經濟根基
http://www.crntt.hk   2022-10-26 08:19:10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必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文章指出,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一個現代化國家必須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支撐。祗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也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必須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在經濟體系中,產業體系發揮了創造供給、實現生產和再生產的關鍵作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任務,就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要求,明確了產業發展的重點戰略和基本方向,這也是推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和主要著力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依靠創新驅動實體經濟供給質量提升和高質量發展,必須促進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在未來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高度重視以下幾方面任務。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和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在這些方面加大投入。同時要把握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的現代化趨勢,推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現代化農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推進物聯網發展和高效暢通的物流產業現代化體系建設。

  推進產業基礎能力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產業鏈韌性和戰略性資源保障能力。產業基礎能力,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所具有的促使產業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性保障條件和綜合實力,具體體現在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技術、基礎動力和基礎軟件等方面。中國產業基礎能力一直是短板,所謂“卡脖子”問題大多來自產業基礎能力方面的不足。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是指一個國家產業鏈在全球價值鏈各環節的增值能力和地位,中國產業鏈總體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產業鏈韌性,是指當產業受到外界巨大衝擊時能夠迅速恢復的能力,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產業鏈韌性和戰略性資源保障能力對國家經濟安全至關重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通過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大力發展世界一流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環境等各方面舉措,不斷提高產業基礎能力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和戰略性資源保障水平。

  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重點領域。在現代化新征程中,一定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抓住先機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搶占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制高點。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其重點一方面是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推進產業數字化;另一方面是通過數字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平台經濟和共享經濟健康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與此同時,注重通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逐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以有效投資促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和功能,加快建成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具體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能源體系建設、水利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其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包括通信網絡、算力等信息基礎設施,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礎設施,以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有效支撐產業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有利於促進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創新能力,因而具有重要意義。基礎設施建設要優化其發展模式,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相統一。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經濟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是金融的本分。必須不斷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優化融資結構和完善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