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激進加息只是回到了原本就存在的長期停滯還算好事。逆全球化潮流迫使覆蓋全球的低成本供應鏈發生斷裂。衝突頻發導致資源價格飆升,對於資源的爭奪還在繼續,可能誘發新的衝突。在向著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綠色通脹”也將繼續。
要想打造有能力抵禦供給不足的經濟,少不了要通過吸引投資“提高商品供給能力”。如果因為經濟低迷導致投資減少,將會頻繁發生經濟停滯與高通脹並發的“滯脹”。依賴央行遏制需求就潛藏著這樣的陷阱。
其實美聯儲的處境也很艱難。為了阻斷惡性通脹的勢頭,可能必須拿出寧可犧牲經濟繁榮也要堅決推行緊縮政策的姿態。但另一方面,美聯儲又完全不介意引發經濟混亂,甚至沒有做好讓通脹率回歸2%的心理準備。
如果美聯儲願意忍受3%的通脹率,或許會緩解嚴重的經濟低迷扼殺投資萌芽的風險。
但是一旦外界認為2%這個“黃金點位”可以根據(美聯儲)自己的方便隨意改動,也可能動搖人們對於通脹的心理預期,從而存在刺激物價上行的風險。眼下,堅持既定目標、實現在2%附近軟著陸一事看來仍有討論的空間。
如果政府以遏制通脹之名行擴大需求之實可能會加劇通脹,央行過於激進的加息也可能在未來引發嚴重的經濟惡化。問題的根本在於決策部門之間能否共享展望後疫情時代經濟的宏大藍圖。把所有問題丟給央行,強迫其壓縮需求,確實不能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