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潘魯生:全面推進傳統工藝服務鄉村振興
http://www.crntt.hk   2022-10-16 09:42:19
(圖片來源:中國網)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據中國社會科學報報導,城鄉文化、資本和工藝、技術要素之間的相互吸引流動,勢必引發鄉村創新創業熱潮,推動鄉村文明復興,讓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城鄉雙向流動中走向現代化。在這一雙向流動的浪潮中,鄉村婦女與青年群體迅速崛起,成為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不可忽視的生力軍。

  與此同時,鄉村傳統工藝經濟興起,鄉村文化產業已然成型。現階段,中國社會已進入文化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結構不斷升級、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新時代,個性化、原真性、品質化的消費成為趨勢。尤其是互聯網化生產與電商IP經營模式的大規模普及,從根本上拓展了傳統工藝傳承、傳播的空間範圍,加速消費由消費數量向消費質量與生活品質協同關係的方向發展。

  互聯網進一步助推鄉村成為城鄉經濟一體化架構下傳統工藝的“原創生產中心”。一系列電商平台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手工藝品的產銷模式,拓寬了傳統手工藝人的思維模式,打通了生產價值鏈和消費價值鏈,不斷優化用戶與良品美器及品牌之間的良性互動。

  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對鄉村文化的傳承與重塑、鄉村產業的發展與升級提出了更高要求。“手藝農村”諸多生動鮮活的案例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第一,增強鄉村的文化凝聚力和發展潛力。鄉村是一個有內涵、有故事、有人情的共同體,它不僅是血緣、地緣、宗族等要素相互聯繫後的匯總,而且是本土的、有機的、渾然的、持久地生長在一起的文化整體,表現出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共同勞動和共同關愛的共有價值,反映出“價值共同體”自然天成的穩固意志。鄉村振興的核心是鄉村文化、鄉村共有價值的振興。

  第二,充分發揮傳統工藝的當代價值。傳統工藝是參與中華傳統文化孕育、生成、發展、傳播最為廣泛的文化形態之一,其傳承的不僅是中國傳統技藝和造物思想,還體現了日常生產與生活的智慧,以及由此交織、凝練而成的鄉土社會價值體系。其“物性”與“心性”交織重叠的特點,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國民集體鄉愁記憶的主要載體。

  應通過最廣泛的手工造物行為將人與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強化“慢經濟”“鄉愁經濟”與“價值共同體”的叠加效應,同時防止出現片面追求文化旅遊增值、開發性破壞等情形。這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實踐課題。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