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看世界”的晚清士人中,“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雖未直接提出“民族復興”,卻認識到了向域外學習的必要性,認為非如此則不足以“制夷”,可以說已具有一定的民族復興的意識。封建統治集團主持的洋務運動以“自強”為口號,蘊含著對民族復興的一些初步思考。維新派對民族危機和民族復興的認識則更進一步。篤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嚴復認為,“中國之弱,非弱於財匱兵窳,而弱於政教之不中”,由此提出改革封建制度的主張。維新派思想家多持此論,實際上體現了對民族復興所取道路的認知。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民族危機愈顯深重,孫中山率先喊出“振興中華”的時代最強音,實踐了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張,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中華民國建立後,民族危機日趨嚴重,催生了更加強烈的復興意識,形成了風靡一時的民族復興思潮,對中國共產黨認識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影響至深。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在其1917年所撰《新中華民族主義》和《大亞細亞主義》兩篇文章中,提出“中華國家之再造,中華民族之復活”的口號。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毛澤東稱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是將“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後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向著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的目標前進。1954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對民族復興進行了具體表述。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為民族復興的實現指引了方向。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正式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概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指向更為清晰。黨的十八大以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聯繫在一起,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非橫空出世,而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心中最深沉的夢想,其思想淵源深邃綿長。在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對民族復興思想源流的追溯意義重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編纂出版《復興文庫》大型歷史文獻叢書,就是要通過對近代以來重要思想文獻的選編,述錄先人的開拓,啟迪來者的奮鬥。”
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文化脈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