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調整的佼佼者當然是印度。它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對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有著非常大的野心。到目前為止,它尚未實現使之成為真正大國的經濟、軍事或人文發展。但與此同時,印度也是多數國家的領頭者,它們無意讓自己分裂成對立的陣營,也不想成為美國、俄羅斯或中國等對手的資源基地。新德裡一直與莫斯科保持著商業關系,并在最近幾個月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外貿夥伴之一。
印度官員不斷強調,他們的世界觀并不反俄,在一些領域不願與俄羅斯合作只是出於對國內企業可能遭到美國報複的擔憂。
我們特別看到,在俄羅斯與西方的危機演變為政治軍事衝突的6個月後,願意——哪怕只是在口頭上——支持美國對抗莫斯科的國家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
保持中立更為理性
因此,上周,觀察人士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一項試圖團結聯合國會員國支持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政策的新聲明上。今年3月有140多個國家支持聯合國大會的一項類似決議,而這次只有58個國家表示支持。
其中共有30個國家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事集團的正式成員國,還有好幾個國家通過雙邊防務條約與華盛頓綁定在一起。
因此,整個國際社會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都避免闡述它們在歐洲事務上的立場。
這種變化首先表明,發展中國家明白,它們有機會不作出這樣的選擇。相反,與衝突保持距離的策略在當前的背景下更為理性和合理。而且,隨著歐洲事務久拖不決并呈現出俄羅斯與西方之間長期衝突——只是緊張程度不同——的特征,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將越來越適應這種環境下的生活。
就美國自身而言,它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的能力下降,導致了一種對國際社會中的獨立參與者進行脅迫和施壓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