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補齊農村客運發展短板
http://www.crntt.hk   2022-09-20 18:02:19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據人民網報道,“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班車通到家門口,上學看病不用愁”……近年來,我國農村客運事業快速發展,廣大農民群衆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目前,全國具備條件的3.1萬餘個鄉鎮和54.3萬餘個建制村全部實現通客車,一個遍布農村、連接城鄉、縱橫交錯的農村客運網絡正在逐步形成。

  也應看到,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農村客運發展仍不平衡,部分地區尚未建立起可持續運行機制。為加快補短板、強弱項,交通運輸部等9部門去年出台《關於推動農村客運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舒適、經濟的農村客運體系,農村交通出行條件顯著改善”等目標。前不久,交通運輸部又發布通知,提出加快構建發展長效機制,切實保障農村客運可持續運行。

  建立可持續運行機制,是推動農村客運由“開得通、走得了”向“留得住、通得好”轉變的關鍵。農村客運是一項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務,需要有關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政策保障、投入真金白銀,有力有效保障其穩定發展。農村客運也是一項需要長久發展的事業,需要各地區各部門科學施策、統籌安排,推動其形成足够的自我造血能力。

  一方面,多從客運本身想辦法。農村地區出行具有點多、面廣、客流分散、時間空間不均衡等特點,客運綫路難免“冷熱不均”。一些綫路連通城鄉,客流量穩定、效益比較好,一些綫路則需向偏遠地區延伸覆蓋,公益屬性更強。為保證農村客運經營者的合理收益,或可有針對性地給予適當補貼,或可搭配不同類型綫路,打捆招標、以豐補歉、平衡成本,從而提高經營主體的積極性。

  此外,農村地區的人口結構與出行結構正在改變。地方有關部門應及時掌握出行需求變化,動態估算農村客運市場體量。確有一些綫路受客觀因素影響而客源減少、實載率降低的,可調整運營模式,通過優化電招、包車、趕集班車等預約響應式服務,在保障服務“不斷檔”的基礎上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