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據21世紀經濟網報道,日本正為經濟複蘇而摩拳擦掌。
9月13日,日本岸田政府計劃推進旅游政策,在啓動此前推遲的全國旅游支援項目的同時,還協調取消入境人數限制、解禁個人旅游等,進一步放寬邊境口岸對策。有消息指,日本政府最快將在10月取消5萬人的單日入境人數上限,并考慮免除目前訪日客人必須取得的短期逗留簽,以及解禁個人旅游。
日本之所以會想借放寬入境和旅游限制提振經濟,或許是因為在二季度嘗到甜頭。
二季度以來,日本逐步上調入境人數限制并啓動旅行社的入境旅行,成效也在國內生產總值上有所體現。9月8日,日本內閣府將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速上調至0.9%,按年率計算為3.5%,另外二季度GDP總量為542萬億日元,超過了2019年第四季度的540萬億日元,因此有分析認為日本經濟已經恢複至疫情前水平。
對此,有受訪專家認為,說日本經濟已迎來複蘇還為時尚早。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外部經濟環境的波動給日本經濟帶來很大的衝擊,尤其表現在日元持續貶值,另外,日本內部的疫情仍在反撲,因此日本能否走向經濟複蘇仍是未知數。
究竟日本經濟的複蘇處在哪個階段?面對日元貶值,日本繼續開放旅游、放寬入境旅游限制,能否達到吸引外資以及重振日本經濟的目標呢?
消費增長未如預期
在經歷一季度的經濟萎縮後,二季度GDP重現增長確實會讓日本感到振奮。<nextpage>
9月8日,日本內閣府發布二次統計報告,將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速上調至0.9%,按年率計算為3.5%。具體來看,個人消費環比增幅由1.1%上調為1.2%,包括政府消費、公共投資在內的公共需求環比增幅由0.6%上調至0.7%。另外,內需對二季度經濟增長的貢獻由0.5個百分點提升至0.8個百分點,外需貢獻由零上調為0.1個百分點。
而且,二季度日本GDP總量為542萬億日元,經濟規模已超過疫情前,即2019年第四季度的540萬億日元。因此有分析認為,日本經濟已經恢複至疫情前水平。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周學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於2019年下半年時日本正處於經濟下行周期,若以2019年第四季度來與今年第二季度做對比并不够准確,從目前來看,日本上半年的GDP并沒有恢複到2019年上半年時的情況。
複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日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首先是基於基數效應,是因為此前基數太低才有這樣的表現;其次,還要考慮到價格效應,盡管消費額增長,但可能不是由數量增加貢獻,而是因為物價上漲。再者,因為此前一個階段疫情有反複,日本實施了消費刺激計劃,起到了一定作用。”
消費的恢複提振了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從內外需對日本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來看,內需對二季度經濟增長的貢獻由0.5個百分點提升至0.8個百分點,外需貢獻由零上調為0.1個百分點。自從日本政府此前放寬了民衆出行限制後,旅游、交通等方面的消費支出呈現明顯增長,但整體效果并不算很理想。根據日本總務省調查,二季度日本家庭實際收入同比減少2%,實際消費開支同比減少0.7%。
日本內閣府表示,雖然二季度消費者在餐飲、酒店以及服裝上的支出在增加,不過,增幅比幾個月前的預期更為有限,說明消費者被壓抑的需求一直較為溫和。
“日本國內放鬆防疫措施限制之後,確實會對消費起到一定的驅動作用,而當中應該有一部分收入來自海外。”談及日本進一步開放旅游業,孫立堅認為,以開放的方式來提升服務業,在當前來說確實是比較合適的做法,相當於“以時間換空間”。<nextpage>
但同時孫立堅指出,日本消費通縮程度很深,若靠自己去改變這個結構仍很困難,而且各個國家對疫情的管理標准不同,導致日本開放旅游業的效果可能不會很明顯。
日本亞洲成長研究所所長、教授戴二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日本是國內旅游大國,入境旅游業與日本國內旅游業相比,其規模比大家想象的要小得多,因此效果有限,不過這或許會對日本部分產業和地區的振興發展有幫助。
日元貶值減弱出口,增長何去何從?
在消費動力仍未恢複的情況下,當前日本所遭遇的“經濟逆風”更讓它感到苦惱。
當前日本正遭遇持續性的日元貶值,日元兌美元已經跌至24年來新低。隨之而來的,是輸入型通脹飈升。日本總務省的數據顯示,7月日本核心CPI同比上升2.4%至102.2,為連續11個月同比上升,創2015年以來的新高。其中,影響民生的能源價格升幅最大,包括電費上漲19.6%,燃氣費上漲18.8%,另外當月食品漲價明顯,進口牛肉和普通面包的價格漲幅均超過12%。
岸田文雄政府此前表示,食品和能源的價格上漲對消費者的生活和企業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并承諾日本將“本著緊迫感,采取無縫對接的措施”。為此,日本政府出台了多項補貼措施,包括對低收入家庭發放現金、提供汽油補貼、維持糧食飼料價格上限等。
日元貶值潮還引致日本的貿易逆差屢創新高。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日本7月貿易逆差為1.4368萬億日元,創歷年同期新高,且已連續12個月呈現逆差。盡管當月日本因對美汽車出口增加,出口實現了19%的同比增幅,但仍然大幅低於進口。<nextpage>
戴二彪向記者表示,日本的出口和進口均在恢複,但由於日元貶值和外需市場疲軟等因素,今年日本各月進口額一直大於出口額。
孫立堅則表示:“當前日元持續貶值,很多投資者把日元當作套息交易的工具,在外匯市場上賺取利差,但其實這種過度日元貶值的格局絲毫沒給日本帶來實質性的好處。在全球範圍來看,當前美國和中國的需求端并沒有恢複,日元貶值不能達到日本央行想要的推動出口提振日元的效果,反而增加了企業進口成本。”
據日本央行數據,8月國內企業物價指數(2020年平均為100)初值為115.1,較上年同期上升9.0%,該指數連續18個月同比上升,并創1960年統計開始以來新高。有分析認為,未來進貨成本居高不下或迫使企業加速漲價,對家庭經濟造成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日本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經營正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境況。日本財務省公布統計顯示,不含金融和保險業的全行業經常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7.6%,為28.3181萬億日元,連續6個季度同比增長。而這主要是以大企業為中心的行業所貢獻的利潤。
對此,戴二彪表示,大企業的投資、生產、銷售中,通常有較高的海外比例。日元貶值,使得大企業的海外收益可以兌換成更多的日元收入,故今年豐田等不少日本大企業收益都出現歷史性高值;而小企業的投資和生產、銷售活動基本在日本國內,日元貶值一般會給這部分企業帶來原材料價格上升和經營利益下降。
面對日元貶值持續,日本央行方面不斷“口頭幹預”,近日也試圖采取進一步措施。據報道,從14日開始,日本央行實施匯率檢查機制,這被認為是為匯率幹預做准備的動作。有分析指出,匯率檢查相當於幹預日元買進的准備階段,意味著相關部門進一步提高了警惕。盡管日本央行時刻關注日元走勢,但可以想見,在日元貶值情況未有改變之前,叠加外需疲軟,用以拉動日本經濟的出口和消費都將繼續受到衝擊。<nextpage>
因此,陳子雷認為,接下來日本要想提振經濟,不僅要繼續拉升占GDP比重超過50%的消費,還要繼續提升投資,“在少子老齡化的趨勢下,企業投資的預期正在減弱,那麼日本政府要通過公共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但同時,由於日本缺乏財源,所以要依靠海外需求來拉動投資。”因此有分析認為,取消入境人數限制不僅能吸引外來游客消費,還將對吸引外資進入日本以及重振該國的脆弱經濟至關重要。
談及日本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孫立堅表示,不認為開放服務業就能改變日本通縮的狀況,而應該關注當前中美經濟複蘇程度對日本經濟複蘇的影響,以及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正聯合日本、韓國在亞洲重新構建一個新的價值鏈和經濟金融生態鏈的趨勢。他分析稱,重建新價值鏈也許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日本通縮的經濟結構帶來一綫希望,但這種重構全球價值鏈的成功概率正變得越來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