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http://www.crntt.hk   2022-09-11 08:20:57
 
  四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健康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也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因此,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範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築牢隔離墻。要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不能走全盤市場化、商業化的路子;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完善人口與生育政策,調整優化人口結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健康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

  五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現在,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要深入研究不同階段的目標,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著力解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要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要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資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探索通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要完善再分配機制,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準性,合理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要發展慈善事業,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

  正確把握幾個方面的關係

  文章提出,一是發展經濟與保障民生的關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是發展經濟。新時代,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高質量發展中創造高品質生活。新發展階段,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堅持創新驅動,大力發展製造業和實體經濟,全面擴大開放,統籌發展和安全。同時,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二是保障民生與改善民生的關係。民生保障有兩個重要的特點,即順序性和漸進性。所謂順序性就是由低到高的次序,因為民生具有剛性需求的特點,保障水平一旦上去以後就很難降低。所謂漸進性是指民生保障和改善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逐步提高。要按照“守住底線、保障基本”的要求,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的基本生活。在此基礎上,根據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狀況,不斷改善和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與推動經濟發展一樣,需要釐清不同主體的責任,調動多方面主體的積極性,使不同主體各盡其責、攜手合作、共同努力。

  三是盡力而為與量力而行的關係。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最大限度地把更多的財力物力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盡力做好教育、就業、住房、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保障和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但是,一方面,受制於財力物力,需要量力而行,正確處理生產和生活、當前和長遠的關係,不能寅吃卯糧,要為發展留有餘地;另一方面,人們對基本生活條件的理解和標準也是不斷變化升級的,需要正確引導人們形成理性的生活預期和科學健康的消費方式。要格外關注困難群眾,時刻把他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少做一些錦上添花、花上壘花的虛功,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

  四是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的關係。讓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美好生活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美好目標的實現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從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開始做起。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確立階段性目標,讓人民群眾看到希望,激起幹事創業的熱情,凝聚起攻堅克難的信心和力量,又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個重要原則,其實質是目的與手段、方向與路徑、願望與行動的關係。一方面要加強頂層設計,增強方向性和計劃性;另一方面要真抓實幹,在補短板、強弱項上持續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沒有終點,祗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標和問題也會不斷變化,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舉措要及時調整優化。要有堅持不懈的韌勁,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一件接著一件辦,讓人民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五是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係。做大“蛋糕”需要發展經濟,但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分好“蛋糕”,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相輔相成。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關係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我們黨始終帶領人民為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而不懈奮鬥。正確處理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係,考驗著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智慧。離開發展,無法做大“蛋糕”;而如果做好的“蛋糕”分配不公平不公正,人民群眾不能很好分享發展成果,就無法保證持續做大“蛋糕”所需要的動力和條件。改革開放以後,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通過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必須清醒認識到,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各個地方發展基礎和條件不同,不可能同步富裕、同時富裕,會有先有後、有快有慢,富裕程度也會有高有低。共同富裕是世界性難題,對其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要有充分認識。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努力,要堅持循序漸進,鼓勵勤勞創新致富,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徑,總結經驗,逐步推開。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