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用大歷史觀來看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祗有深刻理解了“三農”問題,才能更好理解我們這個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大食物觀體現了大歷史觀視野,反映的是人們對食物獲取和利用的新變化。
要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要向森林要食物,發展木本糧油、森林食品;要向草原要食物,推動草原畜牧業集約化發展;要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穩定水產養殖,積極發展遠洋漁業,提高漁業發展質量;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既然食物的本質作用是滿足人體能量需要,那麼從食物的獲取、攝入、轉化再到利用整個過程,都屬於大食物觀的範疇。所以,我們不僅要關注食物供給,還要關注食物加工,以及食物在人體內的轉化和吸收。
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資源觀
人的發展與自然環境密不可分、相互影響,自然界為人類提供所需食物,人類活動又反作用於自然環境。我們既要利用自然,更要保護自然,樹立大食物觀就是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過去我們對農業資源的過度和不恰當利用,造成了耕地退化和污染、水資源超采,給農業生態環境帶來嚴峻挑戰,也影響了食品質量與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
其一,大食物觀強調資源利用的合理性。這意味著要根據地形地貌、氣象水文、土壤類型、產業基礎等資源禀賦和資源環境承載力,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推進農產品逐步向優勢產區集中。
其二,大食物觀體現全方位利用國土資源的理念。我國國土資源廣闊,資源類型豐富,保障食物安全既要向耕地要糧食,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又要向設施農業要產出,推動食物供給由單一生產向多元供給轉變。
其三,大食物觀強調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大食物觀堅持生態優先原則,更加注重資源節約、更加注重環境友好、更加注重生態保育,從農業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出發,推動糧食生產體系從以高產目標主導向以綠色生態為主轉變,依靠綠色技術緩解農業水土資源緊缺、降低農業環境污染壓力,實現糧食綠色低碳生產。
其四,大食物觀鼓勵糧食減損和食物節約。“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保障食物安全,除了開源之外也要注重節流,減少糧食損失和食物浪費也是實現資源有效利用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大視野
隨著生產分工的細化,特別是全球分工的深化,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單獨實現絕對的糧食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立足國內資源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不僅沒有給國際糧食市場增加負擔,而且有效分擔了全球糧食供給壓力,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大食物觀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通過不斷拓展國內資源保障食物供給,這既是對中國人民負責,也是對全世界人民負責。未來,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為中國和世界糧食安全進一步作出貢獻。
需要強調的是,大食物觀的重點還是糧食、基礎仍是耕地、出路在於科技。“民非穀不食”,儘管居民食物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但糧食仍是居民食物的基礎,不僅因為稻穀和小麥是重要的口糧作物,而且人類食用的許多動物性食品也是以穀物為飼料,因此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是前提。“穀非地不生”,耕地是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要用“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好耕地。科技創新是落實大食物觀的根本出路,不論是提升傳統食物供給能力還是創新人造食品,都離不開科技支撐,推動生物技術在農業、食品領域的應用,是平衡人類社會需要和有限自然資源的必要措施,也是踐行大食物觀的必由之路。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研究院課題組 執筆:蔡海龍 呂之望 馬鈴 李軍 辛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