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伊拉克亂局根源何在?
http://www.crntt.hk   2022-09-01 10:49:33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據新華社報道,伊拉克什葉派宗教領袖薩德爾8月30日下午發表電視講話,要求闖入巴格達“綠區”的所有支持者60分鐘內撤出。隨後,伊拉克聯合行動指揮部發表聲明,宣布解除全國宵禁。

  伊拉克8月29日爆發的流血衝突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不同政治派別之間的權力爭奪是緊張局勢升級的直接原因,而亂局根源則是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後在當地進行的強制性政治改造。

  流血衝突

  本輪流血衝突的直接導火索是薩德爾8月29日的一項表態。他當天在社交媒體發文說,他決定退出政壇,其領導的“薩德爾運動”相關機構也將關閉。

  這一表態發布後,數千名憤怒的薩德爾支持者推倒巴格達“綠區”的路障,強闖包括共和國宮在內的政府大樓,并與安全部隊發生流血衝突。支持和反對薩德爾的民兵武裝發生衝突。面對混亂局勢,伊拉克聯合行動指揮部宣布自當地時間29日晚7時開始實施全國宵禁。

  伊拉克軍方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告訴新華社記者,從8月29日至30日,發生在巴格達的抗議及其引發的衝突已造成22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本輪衝突是持續一個月的政治抗議活動的高潮。7月27日和30日,薩德爾支持者兩度闖入伊拉克國民議會大樓,導致議會停擺。此後一個月來,這波抗議潮陸續蔓延到伊拉克多個省份。

  伊拉克局勢動蕩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包括聯合國、阿拉伯國家聯盟在內的國際組織已數次表達憂慮,呼籲伊拉克各派別“停止暴力”“進行對話”“恢複政府運作”。但這些呼籲未能阻止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黨派爭鬥

伊拉克此輪抗議浪潮源於持續半年多的政治僵局。去年10月,伊拉克舉行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聯邦最高法院同年底批准了選舉最終結果。新一屆國民議會今年1月舉行首次會議後本應在30天內選出新總統,隨後新任總統應指派議會最大黨團推出的人選出任新總理并在30天內提名內閣人選。然而,由於什葉派主要政治派別以及庫爾德陣營內部分歧嚴重,新總統遲遲無法產生,新政府組建也遙遙無期。

在新一屆國民議會總共329個議席中,薩德爾領導的“薩德爾運動”獲得73個議席,成為議會最大黨派。各方角力之下,“薩德爾運動”未能爭取到足够多議員支持,每次出席總統選舉投票會議的議員人數都無法達到法定人數,導致新總統難產,組閣也無從談起。

由於未能如願組建多數派政府,“薩德爾運動”議員今年6月12日集體辭職,前總理馬利基所在陣營成為議會最大黨派。馬利基有意推選的新總理人選遭到薩德爾反對。薩德爾多次要求解散議會,以便重新選舉,但這一訴求遭到馬利基陣營反對。這便有了7月底以來薩德爾支持者在伊拉克各地不斷舉行示威游行,繼而爆發此次流血衝突。

分析人士認為,鑒於當前衝突各派分歧依然嚴重,伊拉克短期內打破政治僵局的可能性不大。約旦國際問題觀察家阿米爾·薩拜萊說,薩德爾支持者的街頭鬥爭方式可能被其他政治力量效仿,進而導致新的社會衝突,危害社會穩定。

真正禍根

從表面上看,伊拉克此次抗議風波和流血衝突是由黨派爭鬥引發,然而,伊拉克分析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強加給伊拉克、與伊拉克實際國情不符的政治制度才是當前政治僵局和社會動蕩的真正根源。

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破壞了這個中東國家原有政治生態。此後,在美國主導下,伊拉克建立了一套基於配額制的政治分權體系,即總統由庫爾德人擔任,總理和議長分別由什葉派人士和遜尼派人士擔任。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阿裡·穆薩指出,這一制度建立在宗派和民族分立的基礎上,最終導致伊拉克社會分裂,衝突頻發,民生難以得到改善。美國“當年提出的根本不是建設計劃,而是‘破壞’計劃”。

伊拉克智庫“政治與治理發展學院”學者亞希爾·朱布裡表示,美國并未像其聲稱的那樣給伊拉克帶來可靠的民主,相反,它帶來的政治制度未能應對各種問題。事實證明,美國最終帶給伊拉克的是混亂。

伊拉克大學新聞系教授穆罕默德·朱布裡說,伊拉克問題根源在於美國強加的錯誤政治體制。它故意根據不同教派和民族割裂伊拉克人民,無視公民權利,使伊拉克成為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