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 德國《明鏡》周刊網站8月28日刊登題為《俄羅斯可能給美國造成巨大痛苦》的文章,作者是本亞明·比德爾。文章稱,俄羅斯在核能領域占據了比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更具優勢的地位,西方國家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逐漸擺脫對俄羅斯核燃料的依賴。全文摘編如下:
過去20年,俄羅斯政府投入了900多億美元以支持其核能產業在海外的發展。現在,這一政策帶來的後果正讓北美和歐盟的專家和政治家們感到頭疼。目前,俄羅斯控制著全球約46%的濃縮鈾產能,因此它在核能領域占據了比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更具優勢的地位。全球共有56座在建核電站,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擁有其中約三分之一的主導權。
采用俄羅斯壓水反應堆的東歐國家——例如斯洛伐克、捷克和匈牙利——尤其依賴俄羅斯。芬蘭也有一座使用俄反應堆的核電站。就連德國核電站也曾在過去幾年裡從俄羅斯以及親俄的哈薩克斯坦購買鈾,美國的許多核電站也是如此。哥倫比亞大學的美國專家保羅·達巴甚至認為:“這和‘北溪’天然氣管道項目有一定的相似性:就像在購買天然氣時一樣,西方各國決定從俄羅斯購入廉價能源,完全不考慮更多的政治後果。”
電力市場迄今尚未出現混亂的唯一原因是,西方將核電站的補給排除在了制裁之外,而且俄羅斯至今也沒有限制其出口。現在,歐洲國家與美國政府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逐漸擺脫俄羅斯的核燃料,同時又不會導致俄方采取突然的反制措施。這可能嗎?
對俄羅斯的依賴性體現在燃料元件生產鏈的各個階段。德國應用生態學研究所柏林辦公室主任安克·黑羅爾德表示,克裡姆林宮“以高超的戰略眼光在歐洲建立了根據地”,目標是“讓其他國家依賴俄羅斯”。對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而言,“往往不計成本”。這就導致一些競爭對手喪失了競爭力。
問題在於,美國和歐洲如何才能長期擺脫對俄羅斯這個供應商的依賴,以及代價如何。與石油和天然氣相比,俄羅斯從對西方的核出口中賺到的錢要少得多。達巴警告說:“因此,俄羅斯仍然可以在自己損失不大的情況下給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造成相當大的痛苦。”他擔心,如果西方過於激進地宣布在未來幾年抵制俄羅斯的核燃料,克裡姆林宮將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自行減少供應——類似於目前歐洲天然氣市場發生的情況。
達巴警告稱,然後,俄羅斯人可能會化不利為有利,告訴西方:“好的,我們再把這個進程加快一點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