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早期台灣農業社會以種植稻米為主,面食並非當地人的主食。關於台灣牛肉面的起源有多個版本,其中一種推斷是:1949年後因食物短缺,小麥、牛肉等物資被大量引入島內,加上百萬來台老兵和眷屬的“胃口改造”,為牛肉和面的相遇創造了條件。
已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教授關於台灣牛肉面源自老兵眷村的說法獲得較多認可。在於懷增看來,那個年代祖父漂洋過海、歷經辛苦來台落腳,要養家糊口,自己拿手的“家常面”是最簡單質朴的謀生手段。這碗帶有家鄉味的面食也是老一輩思鄉時的情感寄托。
食物最能暖人心。除了牛肉面,於懷增還堅持做手工餃子,同樣傳承自祖輩的配方,保留了傳統的家鄉味。他總提醒客人別忘記喝餃子湯,“我爺爺說,餃子湯喝下去是家的味道”。
在當地,牛肉面曾是學生果腹的上選,也曾是晚歸打工族的摯愛,外地觀光客對台灣美食的印象大多始於一碗牛肉面。有饕客說,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面散發著鄉愁和“家的味道”,也刻在台灣人的集體記憶里。
“口碑重要,味道更重要,熟悉的味道最能勾起人內心的情愫,我要努力把‘老山東’繼續傳承下去。”於懷增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