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這個法案為何被稱為美國經濟新“毒藥”
http://www.crntt.hk   2022-08-27 16:33:17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據新京報報道,近日,拖延近一年的《通脹削減法案》由拜登總統正式簽署生效。

  這是繼《芯片與科學法案》後,美國聯邦政府推出的又一個千億美元級涉產業政策的法案。

  1

  美國有史以來對潔淨能源最大一筆投資

  早些時候,該法案在美國參議院以50對50的投票結果進入僵局後,由副總統賀錦麗投下關鍵性的贊成票實現通過,而在衆議院是以220對207的票數獲得通過。

  由於美國兩黨存在嚴重的對立和分化,法案的通過可謂是民主黨利用現有主政地位而實施的“獨角戲”。

  值得注意的是,該法案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氣候法案”,因為其中3690億美元與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有關。

  具體看,該法案包括4300億美元的支出計劃,其中3700億美元將用於應對氣候變化,目的是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0%,相關支出將用於貸款,協助企業及農場綠色轉營,提高小區能源效益。

  法案規定,如美國家庭購買新能源汽車可獲得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寬免,而購買二手電動車可以獲得4000美元的補貼。生產太陽能電池板及風力渦輪機制造商亦將獲得補貼援助。<nextpage>

  此外,大約300億美元的生產稅減免被指定用於促進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池和關鍵礦物加工的生產,另外還有100億美元的投資稅減免,用於建設清潔能源生產設施。

  目前看,這是美國有史以來對潔淨能源的最大一筆投資。

  新法案是對去年底就基本上已宣告死亡的《重建更好未來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在某種形式的“複活”,是政治妥協的結果,也是政治交易的結果。

  因為《重建更好未來法案》此前一直受到西弗吉尼亞州保守派民主黨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阻礙。即使民主黨持續努力與他進行談判,曼欽仍表明在8月通脹數字出爐之前不會支持新的氣候開支。當時,民主黨進步派已接受了美國聯邦政府氣候政策“流產”的事實,將注意力轉向由民主黨控制的深藍州,希望能在州級層面推動減排。

  然而,在7月末,曼欽卻突然轉向,公布了他支持的3700億美元氣候政策,這為拜登的法案提供了轉機。

  在俄烏衝突導致的能源危機之下,美國政府力圖實現能源的相對獨立。有分析認為,《通脹削減法案》加入了聯邦政府支持油氣開采的硬性要求,可加快在西弗吉尼亞州的管道油氣項目建設,這才獲得了曼欽的支持。在這一轉變中,早前預言美國高通脹難以回避的美國前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也似乎從壓抑通脹的角度幫忙說服了曼欽。

  雖然法案難以滿足各方利益,但在國會以微弱優勢通過,會減少民主黨進步派對拜登政府的不滿,增加他們在11月份開始的中期選舉的投票熱情。

  一系列的妥協和交易促成了法案最終實現預期,這成為拜登在中期選舉前的重要政治資產之一。<nextpage>

  2

  法案被稱為經濟新“毒藥”

  該法案在美國被部分人稱為經濟新“毒藥”。

  其主要原因,首先是這一法案主要體現民主黨執政理念,受益的主要是支持民主黨的州及相應產業的公司,即除了“綠色”特殊利益集團獲贏以外,許多美國人都不是贏家。

  其次,法案雖然被稱為“通脹削減”,但這一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勢必會增加聯邦政府的負擔,只能依靠增加印鈔解決,對削減赤字的作用很有限。

  另外,法案在美國經濟衰退之際提高了美國人的稅收,法案“名不副實”,對降低通貨膨脹幾無作用,數千億美元的稅收將重創美國人。

  這是因為,該法案對企業、能源公司、進口石油提高稅率,最終將通過提高價格和降低工資轉嫁到消費者和工人身上;同時,油價將再次升高,進一步推高通脹。

  雖然美國政府一再強調該法案將減少赤字并降低通貨膨脹率,但預計未來更高的消費價格將繼續存在。

  3

  給中美氣候變化對話和談判增加不確定性<nextpage>

  該法案為電動汽車的購買者提供新的補貼,而領取補貼的前提是,購置的汽車必須在北美制造,其電池中至少有40%的金屬原料和礦物(例如鋰和鈷)要在美國或者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開采、提煉。

  也就是說,拜登政府擬用帶有激勵措施的國家產業政策塑造新的消費趨勢并設立產業的經濟流通邊界。

  美國這一立法對中國可能帶來一定的衝擊。一是美國力圖實施特定的產業政策以及保護主義,以壯大美國的新能源供需兩端。由於存在補貼,這對中國相應的出口企業就會構成明顯的不正當競爭。

  二是,美國推動本土市場走向相對封閉,在生產要素上實施與中國的某種脫鈎,這會影響中國部分優勢產品對美的出口。

  再者,法案鼓勵美國本土開拓新能源產業,這會間接衝擊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及其設備的出口。

  另外,法案的頒布進一步增強了美國在規範制定上的影響力并樹立新的產業偏好,美國或以新的標准與中國對接談判。這可能為未來中美在氣候變化上的對話和談判增加不確定性。

  對此,我國可以積極應對。首先,從美國這一法案所表現出的民主黨的新產業偏好以及特定公司在產業中的權重變化,可以分析出美國產業發展的走勢。

  其次,可對法案的實施以及效果保持密切觀察,聽其言觀其行,既要預防美國的政策泡沫又要防範美國借所謂的環保和能源新標,將中國設置為身份他者、行為他者進行新的排斥。<nextpage>

  另外,可積極對外宣介中國在能源環保和氣候領域的突出成就,讓世界了解中國的能源政策,了解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正在推動全球命運共同體建設。

  4

  新的一輪立法泡沫


  回顧歷史,類似政治事態在美國并不鮮見。比如,拜登當選後就簽署了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的行政令,特朗普此前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拜登的作為無非是回到原點。

  對於此次法案來說,美國複雜的黨爭、權力制衡、聯邦與州的權利分化,以及政府財政赤字、產業投資與國防投資的衝突、產業外包造成的制造業頽勢和政府對傳統全球化的路徑依賴等因素,均為法案的落地帶來了不確定。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美國的選舉周期短暫,這使得獲取政治優勢尤其是獲取執政資格成為各黨派的首要政治利益與目標。

  這一法案主要聚焦於美國內部利益的再分配與切割,造成了尖銳的政黨分化與立場分野。要實現逆轉美國目前的產業現狀,這不是拜登四年或八年政治生命周期內可完成的任務。實際看,在美國複雜的政治競鬥下,這就是新的一輪立法泡沫。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