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今年以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超寬鬆貨幣政策,連續四次加息,導致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蕩。中東多國遭遇嚴重通貨膨脹、本幣貶值和資本外流挑戰,償債成本高企。
多國專家認為,美國金融霸權惡果在中東地區逐漸顯現。一些中東國家拒絕被美國“收割”,正通過推動雙邊貨幣協議和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探索“去美元化”路徑。
中東多國經濟受美國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所累
美聯儲從2020年起推出一系列超常規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數據顯示,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從2020年3月不足4萬億美元增至今年近9萬億美元。從2020年至今,美國政府的各種財政刺激政策涉及金額約10萬億美元。
憑借美元霸權地位,美國“大水漫灌式”貨幣和財政政策引發的國內高通脹問題不斷外溢,給中東地區帶來持續衝擊。外債攀升、資本外逃等問題接踵而至,令不少中東國家政府進退失據。
數據顯示,以色列今年7月的年化通脹率達5.2%,創2008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埃及7月年化通脹率達13.6%,是2019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國際評級機構穆迪5月將埃及經濟前景從“穩定”修訂為“負面”。
黎巴嫩政府4月宣布破產。該國比蔔魯斯銀行7月發布報告稱,黎巴嫩正面臨30多年來“最嚴重金融危機”,6月的年化通脹率為210%。截至2022年3月底,黎巴嫩公共債務總額達到1007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