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評綜述:歐洲能源危機狀況與展望
http://www.crntt.hk   2022-08-17 00:17:18
資料圖:俄羅斯的天然氣管道(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香港8月17日電(記者 樂國平)今年,歐洲的能源短缺危機愈演愈烈,隨著北半球溫帶地區夏季結束,歐洲越發擔心該如何度過凜冬,國際媒體近期都將焦點對準歐洲的能源問題上,分析其生成原因、現狀、影響及未來的解決之道。

  一、歐洲能源危機是歐俄關係與疫情疊加造成

  自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大多數國家選擇支援烏克蘭,由此和俄羅斯的關係嚴重惡化,歐洲國家針對俄羅斯出台一系列制裁措施,俄羅斯則利用手中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作為制衡。歐洲國家雖然大多數經濟發達,但能源嚴重短缺,特別是天然氣長期依賴俄羅斯供應,與俄羅斯的交惡成為歐洲多數國家出現能源危機的主因。

  歷史上,西歐國家主要依靠英國北海的天然氣資源供應,但如今北海油氣資源日益枯竭,一些油氣田的產量只相當於全盛時期的兩成,已難以滿足整個西歐的需求。東歐國家本身就缺乏天然氣,冷戰時期,由於共同的意識形態,東歐國家普遍依靠蘇聯的天然氣通過管道供應,迄今東歐各個和俄羅斯之間還有復雜完善的天然氣管道系統,蘇東劇變後,東歐國家和俄羅斯關係不斷轉差,俄羅斯也不止一次以“斷氣”的方式懲處東歐國家,最大規模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造成歐洲許多人缺乏冬季供暖而凍死。這一次歐洲國家跟隨美國對俄制裁,且立下豪言要擺脫對俄能源依賴,但眼下歐洲依然在高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供給。

  歐洲也在十多年前致力於進口中東北非油氣資源,但由於中東北非地區從十年前開始陷入長期動蕩,嚴重阻礙了這些地區的資源開採與輸送,而且中東北非油氣資源對接歐洲的第一站會是貧窮的南歐國家,但這些國家目前無力修建新的運輸管道,所以這一出路並無萬全保障。此外,歐洲也致力於發展替代能源,擺脫對天然氣的依賴,但發展新能源需要大量時間和金錢,開發核能會產生安全隱患,重啟燃煤發電又會遭到環保組織的強烈反對,因此,歐洲目前仍未探索到俄羅斯以外的能源出路。

  除此之外,疫情造成的供應鏈緊張也是歐洲能源危機的重要成因。疫情兩年來,世界物流出現阻塞,海輪和集裝箱短缺,運輸成本大幅攀升,使得天然氣先液化再通過海運到達歐洲的費用也水漲船高,且供應缺乏保障。美國在拉攏歐洲共同制裁俄羅斯的時候,信誓旦旦地表示將由美國負責供應歐洲油氣資源,但迄今並沒有兌現承諾。因此歐洲在傳統能源方面恐怕祗有依賴於俄羅斯通過陸路管道的供應。

  二、歐洲能源危機現狀不斷加劇

  2022年7月,俄羅斯以“管道檢修”為理由,大幅減少了通過陸路天然氣管道“北溪一號”向歐洲國家輸氣的流量,僅相當於總產能的20%。在德國撕毀與俄羅斯通過波羅的海輸氣的“北溪二號”管道項目後,“北溪一號”幾乎成為了俄羅斯天然氣進入德國的唯一“生命線”,因此該管道的命運受到輿論聚焦。如今俄羅斯在“北溪一號”上做手腳,令歐洲國家真切感受到了天然氣命脈被掐斷的痛苦。目前歐洲尚未進入冬季,一旦步入隆冬時節,歐洲的能源危機狀況只會變得更糟。

  俄烏戰爭在今年2月爆發後,世人看到了烏克蘭反抗俄軍的英勇,令歐美西方國家產生了俄羅斯將很快戰敗的樂觀想法,他們認為,只要烏克蘭軍民不畏犧牲,再配合歐美對俄羅斯嚴厲的經濟制裁,俄羅斯政權將在年底前轟然倒下,屆時歐洲就可以進軍俄羅斯任意索取該國的資源。但事實證明,俄烏戰爭越來越可能陷入持久戰,俄烏雙方目前都大幅減少了進攻態勢,轉向固守陣地,多數輿論預測戰爭在冬季之前肯定不會結束。而另一邊,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卻遲遲未見成效,俄羅斯依靠自身豐厚的能源儲量,在這個物資匱乏的時代占盡優勢,結果俄羅斯的貨幣匯率和經濟增長都沒有如西方預期的那樣陷入大幅衰退,反倒是歐洲國家由於能源短缺和通貨膨脹步入經濟危機的邊緣。

  因此歐洲當前面臨著兩難局面,繼續配合美國對俄制裁,歐洲的能源危機就會繼續加劇,能否挺過即將到來的冬天都是問題,甚至歐洲經濟和社會穩定可能先於俄羅斯就崩潰了,但如果歐洲轉而和俄羅斯改善關係,防鬆甚至放棄對俄制裁,以此重新獲得俄羅斯充足的天然氣供應,那麼美國肯定會惱羞成怒,竭力阻止歐俄改善關係。一邊是俄羅斯的能源,一邊是美國主導下的霸權聯盟,歐洲實際上哪一邊都得罪不起。

  雪上加霜的是,歐洲目前的能源危機和物流危機同時爆發。兩年的疫情一度導致歐洲大批物流人員失業,如今歐洲走出疫情,需求強勁,但相關物流人員沒有及時重新上崗,加之歐洲勞工組織強大,運輸行業從業人員動輒舉行罷工,使得近期歐洲的交通運輸受到極大影響。資源短缺、運輸不暢的歐洲,通貨膨脹更加嚴重,歐元區上個月的通貨膨脹率高達8.6%,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的東歐波羅的海三國通膨更是接近20%,歐元匯率大幅貶值至和美元幾乎等價的水準。

  經濟危機轉化成社會和政治危機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歐洲街頭運動和政府倒台不斷發生。對俄強硬的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無法處理反俄產生的嚴重經濟問題,遭黨內逼宮下台,與此相對應的是匈牙利的親俄、民粹總理歐爾班在國內的支持率越來越高,繼續以極大優勢勝選連任,這一下一上,是整個歐洲政治民意晴雨表的縮影。

  三、歐洲危機的未來展望

  歐洲的危機由能源、疫情和供應鏈而起,但如今加劇成為全面的政治、經濟、社會危機。當下許多輿論在尋求歐洲能源短缺的解決之道,比如有輿論指出,歐洲可以在公海上與偽裝成其他國家船隻的俄羅斯能源出口貨輪進行交易,事實上,目前就有這樣的案例,一些包裝成“中亞油氣”的運輸輪將俄羅斯能源交易給歐洲,亦有商人將俄羅斯石油與其他國家的石油混合後賣至歐洲,以規避制裁。不過如此下去,俄羅斯無疑會在制裁下得到喘息,歐美希望聯手制裁搞垮俄羅斯的算盤就會落空。

  歐洲希望從中東、北非、中亞等地區大量進口液化天然氣,取代俄羅斯的能源,但如今中東北非多數國家政局不穩,戰爭頻繁,很難成為可靠的供應方。歐洲正在與能源豐富且相對穩定的阿塞拜疆談判,進口該國天然氣,但阿是土耳其的忠實盟友,是“突厥國家組織”成員,歐洲如若依賴阿塞拜疆能源供給,就必須在很多問題上對土耳其大幅讓步,甚至屈從於土耳其的“訛詐”,在如今很多歐洲人看來,土耳其對歐洲的威脅比起俄羅斯只會有增無減。

  歐洲也躊躇滿志地致力於發展綠色新能源,歐盟宣稱要在2027年前徹底擺脫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表示要大力補貼發展氫能等綠色、可再生資源,但這畢竟需要時間。而且,歐洲對新能源進行補貼,就和建設新的液化天然氣管道一樣,需要大量財力,但歐洲自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0年歐債危機兩次重創後,多數國家財政入不敷出,疫情和俄烏局勢更令歐洲經濟雪上加霜,並且形成惡性循環,由於沒錢,歐洲難以發展新能源,而結果是歐洲在高通脹和能源短缺下進一步加劇經濟危機,令歐洲更加窘困。

  因此,歐洲危機短時間內難有有效的解決辦法,狀況會愈演愈烈,而美國卻成為受益者,一個衰弱並反俄的歐洲將會繼續成為美國的附庸,甚至淪為美國謀求鞏固霸權、對抗其他大國的犧牲品。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