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沂蒙根據地紀律建設和作風建設的主要經驗
http://www.crntt.hk   2022-08-04 16:45:09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沂蒙精神發源於沂蒙革命老區,形成於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它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是共產黨人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精神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臨沂視察時強調,對沂蒙精神“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我們要把沂蒙精神的本質內涵融入到全面從嚴治黨中,用紀律建設、作風建設成效,彰顯沂蒙精神的時代特徵和強大生命力。

  紀律建設、作風建設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沂蒙精神誕生成長於齊魯大地,在局部執政的戰爭年代,沂蒙革命根據地各級黨政軍組織以嚴明的紀律和優良作風,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與群眾同甘苦、共患難,贏得了沂蒙人民的衷心愛戴和自覺認同。

  沂蒙革命根據地創立之初,就把黨政軍的紀律建設、作風建設放在首要位置,貫徹到戰鬥、生產、生活和支前的全過程。1938年1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發動游擊戰爭建立根據地和黨的工作等問題給山東省委的指示》,要求“應以魯中為中心,依托新泰、萊蕪、泰安等地原有的工作基礎,努力向東發展,尤以控制蒙陰、莒縣等廣大地區為中心”。1938年4月,響應中央“派兵去山東”的指示,時任山東省委書記黎玉率省委機關“三進蒙山”,開始創建沂蒙根據地。5月,中央決定將山東省委擴大為蘇魯豫皖邊區省委。9月26日,邊區省委書記郭洪濤召開縣委書記聯席會議,要求山東軍隊“應當有統一的嚴明的紀律,官兵自覺服從紀律,提高軍隊中軍風軍紀”“腐敗不堪的軍官,應當逐漸淘汰”。1940年8月17日,山東省戰工會主任黎玉在沂南青駝寺全體委員宣誓就職典禮上要求“實行廉潔作風。戰工會首先號召吃苦耐勞、節約奉公的作風,為了國家人民的利益,必須拋棄個人的享樂,要懲戒各種貪污腐化的瀆職行為”。在此後十餘年裡,劉少奇、羅榮桓、徐向前、陳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一大批開國將領在沂蒙革命根據地轉戰奮鬥過程中,制定嚴格費用開支、財經管理、幹部管理、民主監督和嚴懲貪污賄賂等各種條例,頒布系列法律法規,用一言一行樹立起清正廉潔形象。

  當時的沂蒙革命根據地,物資極度匱乏。“最後一口糧,做軍糧;最後一尺布,做軍裝;最後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是長年累月戰爭中最真實的寫照。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幹部群眾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對革命事業的執著卻從未動搖。沂蒙精神的實質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艱苦奮鬥、廉潔奉公、清正廉明的集中體現。弘揚沂蒙精神,就要學習借鑒沂蒙根據地紀律建設、作風建設的成功經驗,用革命老區的廉潔自律事跡,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增強紀律意識、守住紀律底線。

  沂蒙革命根據地紀律建設、作風建設的主要特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