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支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數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能够有力促進鄉村文化樣態、文化產業等發展。我們要深入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大力推進鄉村文化數字化,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新動能。
中辦國辦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傳承保護傳統村落民居和優秀鄉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鄉村特點,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鄉村風貌,防止機械照搬城鎮建設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一畝方塘、一灣小溪,一片茶園、一壟稻田,一座石橋、一株古樹,一台社戲、一場“村晚”等,構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國鄉村文化圖景。進入5G時代,數字化應用可以將田園風光、鄉村古韵、農業生產、民俗活動等場景有效轉化成數字場景,用豐富形式展現生機盎然的鄉村文化,實現時間與空間跨越、虛擬與現實融合。推進鄉村文化數字化,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實施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工程。比如,建設鄉村文化數字雲平台、鄉村文化數字記憶館、鄉村數字檔案館和圖書館等,將鄉村風貌、傳統技藝、民間風俗等搬上網絡雲端。同時,借助多媒體影視技術、多點觸控技術、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移動終端應用等,將鄉村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呈現,把更多深藏的鄉村文化資源呈現在手掌上,讓更多人能够體驗富有活力和創意的鄉村文化。
推進鄉村文化數字化,需要數字素養與技能。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強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數字技術的廣泛運用正在改變鄉村文化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對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改善農民精神風貌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當前,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帶貨成為“新農活”。廣大農民群衆廣泛運用雲直播、短視頻等數字化手段,以鄉言鄉語表達鄉村鄉情、鄉風鄉貌,從“我被講”變成“我想講”“我能講”,成為講述鄉村好故事、傳播鄉村好風尚、代言鄉土新文化的主角。鄉村文化的數字化也讓廣大網民特別是城市居民以更加便捷直觀的形式了解優秀鄉村文化,為鄉村旅游、休閑康養、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的蓬勃發展拓展了空間。我們要加強數字鄉村應用場景的宣傳和示範,提升農民掌握數字技術的意願,推進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工作,同時引導企業、公益組織等參與農民數字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nextpage>
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激發廣大農民群衆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鄉村文化振興,關鍵在人。以數字化賦能鄉村文化,需要相關人才支撑。要尊重農民意願,廣泛依靠農民、教育引導農民、組織帶動農民,支持廣大農民群衆投身鄉村文化振興、建設美好家園。突出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的工作導向,推動各類資源特別是文化資源向基層下沉。吸引和造就一批鄉土文化人才,強化人才振興保障措施,匯聚起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強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