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支舞,一牽手便直抵心靈
因為有情、海峽不遠,攜手共舞、你我相連。21年前,曾經在金門上演的群舞《海峽情深》又讓論壇現場好似沐浴海風。悠悠白雲徜徉的海峽,青青的阿裡山,滔滔的鷺江潮,高山女與惠安女跳在一起。我們看到了山、看到了水,我接過你隔空扔過的草帽,你卻將它戴回了我的頭上,我知道你的歡喜,你懂得我的心意……
21年前,就是這支《海峽情深》帶回了金門的“小白鷺”。那一年,廈門小白鷺民間舞團到金門進行3天演出。從小就對舞蹈感興趣的邱驛棠連續到金門縣文化局的大劇場看表演。第一天,邱驛棠坐在劇院的最後面觀看,到了第三天,由於劇場人數爆滿,邱驛棠就坐到了靠近舞台的地板上看。被民族舞蹈喚起共鳴的他,決定來到廈門求學。求學的回憶裡,邱驛棠坦言苦,但依然笑:“肯定很苦,但喜歡就不覺得苦,喜歡就要堅持”。一路走來,從金門到廈門,再到北京舞蹈學院深造,并留在溫州大學音樂學院任教的他,更多投身到了兩岸舞蹈交流。同時,邱驛棠在2011年成立了金門棠風舞蹈團,想要把大陸的舞蹈藝術帶回金門。有朋友調侃說“金門是文化沙漠”,可邱驛棠堅信,“誰又不是在沙漠中造出了綠洲”。
種下夢的種子,開放舞之花朵。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主任林乃楨就是曾經飛過海峽為邱驛棠種下夢想的“小白鷺”。時光荏苒仍是歷歷在目,一同上台討論的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民間舞教研室主任、教授周萍又正是林乃楨的老師。回憶起21年前的情景,林乃楨形容自己是坐船暈著去的,金門鄉親自稱是“暈”著看的,“因為金門的鄉親沒想到可以用舞蹈如此精彩地闡釋感情”。“小白鷺”留在金門的三天,締造了兩岸的佳話,也改變了邱驛棠的人生。如今廈門已經成為兩岸舞者築夢圓夢的平台,越來越多的機遇和空間等待著台灣民衆和舞者跨海而來。
大陸舞者走進台灣的街巷,種下藝術的種子,喚醒深藏的精神,綻放出民族文化的光亮,也吸引台灣專業舞者跨海求學。早在1991年,2名台灣高校的舞蹈系主任就來到北京舞蹈學院求學,認真系統地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課程,授課老師就是周萍。三十餘年過去,北京舞蹈學院每一期都有台灣省籍的學生,即使在來往不便的年代也是如此。周萍說:“以前他們來一趟不方便,那種如饑似渴的投入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和大陸的學生一起拼搏,用心把中華文化和民族民間舞蹈帶回台灣,其同文同族的契合是不言而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