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據澎湃新聞報導,現年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7月19日表示,如今的地緣政治局勢需要有“尼克松式的靈活性”,以幫助化解美國和中國之間以及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國家之間的衝突。
基辛格19日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指出,對於美國政府而言,理解“中國一直都在”(permanence of China)很重要。基辛格認為,拜登以及前幾屆美國政府過多地受到國內對中國看法的影響,應警惕讓國內政治干擾到美國的對華認知。
此前,基辛格曾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日益對立的關係有可能引發一場全球災難,“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此,他建言稱,中美雙方需努力開展對話,理解對方核心利益。
在基辛格看來,如今的國家領導人需要有“尼克松式的靈活性”。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以鮮明的反共人士身份參加總統競選,但他後來決定與中國進行接觸,並在1972年訪華,成為中美關係的歷史性轉折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辛格7月初推出的新書《領導力:世界戰略的六項研究》(Leadership:Six Studies in World Strategy)中,基辛格從戰略層面研究了20世紀下半葉的六位國家領導人,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尼克松外,還包括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法國前總統戴高樂、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埃及前總統薩達特和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在基辛格近百歲的人生裡,他與上述六位領導人均打過交道。在他看來,在塑造歷史的過程中,偉大人物的“變革性領導力”更為重要。
在評價如今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等歐洲領導人的表現時,基辛格直接指出,讓他感到悲哀的是,目前的“歐洲領導人沒有阿登納和戴高樂等以前的國家元首那樣的方向感和使命感”。
談及當前歐洲所面臨的最大危機,即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展的軍事行動,基辛格表示,他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評論被外界“誤解”了。在他看來,俄烏談判的時機越來越近,關於克里米亞的未來的討論應該留給談判,而不是在衝突暫停之前確定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