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氣象台19日也通報稱,進入7月以來,隨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不斷西伸加強,在大氣晴空輻射和下沉增溫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國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的持續高溫天氣,多地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預計從21日起,中國南方高溫天氣將再度發展,隨後副高還將與伊朗高壓打通,這意味著副高十分強盛。7月21日至7月底,四川盆地、江漢、江淮、江南、華南及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西部等地又將出現大範圍35攝氏度以上的持續高溫天氣,其中浙江、福建及南疆盆地、內蒙古西部等地最高氣溫將超過40攝氏度。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首席專家、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兼職教授任國玉1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最近北半球高溫熱浪主要發生在歐洲和北美地區,東亞則發生在我國長江中下游、韓國和日本中南部。他強調說,歐洲和中國長江中下游等地出現高溫熱浪,是多個大氣、環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全球氣候變化應該有助於增加高溫熱浪發生頻次和強度;異常的大氣、海洋和陸地表面狀況是歐洲中西部、東亞副熱帶地區出現高溫熱浪的直接因素。例如長江中下游的持續性高溫熱浪,與拉尼娜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及其亞洲夏季風偏強、長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偏少等因素有關。東亞夏季風偏強年份一般北方降水偏多,長江中下游主汛期降水偏少。由於今年梅雨降水量偏少,梅雨結束後伏旱期雲量少,太陽輻射強烈,加之去年梅雨期也偏短,降水量較常年少,長江中下游近期出現較嚴重乾旱,土壤水含量低,這些因素都有利於增強高溫熱浪。
與太陽活動高峰期有關?
地球天氣的變化,歸根結底是來自太陽輻射的熱量改變。今年正值太陽活動的高峰期,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是否與此有關呢?
美國“太空新聞”網站稱,太陽活動從低潮期到高峰期會發生周期性變化。每間隔約11年,太陽磁場的南北磁極就翻轉一次,儘管太陽磁極的變化原因尚不清楚,但其轉變與太陽活動的峰值周期吻合,同步伴隨著太陽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活動的劇烈變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預測顯示,人類統計的第25次太陽周期於2019年12月開始,預計將在2025年年中達到頂峰。但從2020年開始,科學家們就發現太陽的活躍程度明顯高於預期,可能今年就已經達到峰值。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太陽物理學家斯科特·麥金托什承認,當前科學家對太陽活動的瞭解還很少,通過統計太陽黑子的數量來預測太陽周期性活動的確存在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