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7月20日,一艘載著參觀者的游艇從美國紐約自由島返回曼哈頓。(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通常說來,最有效的外交政策都用巧妙的戰術匹配總體的戰略主題。正確表述外交政策可以維持國內的政治支持、吸引盟友并為行動提供思想指導。反過來,有缺陷的表述會削弱具體政策可能產生的任何益處。對於中國,美國總統拜登有可能落入後一個陷阱。
彭博新聞社網站7月14日載文《拜登在與中國打一場錯誤的戰爭》,作者是美國克萊爾蒙特麥克納學院教授裴敏欣。文章認為,與前任共和黨總統特朗普不同,拜登在“印太”和歐洲孜孜不倦地培養朋友和盟友。美國快要建成一個基礎廣泛的聯盟,以支持與中國進行一場開放式的對抗。
拜登還在繼續對中國施壓,保持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盡管他可能取消一些關稅以遏制通脹),并對中國技術企業實施額外制裁。與此同時,拜登開通與中國領導人的溝通渠道,以避免局勢發生危險的升級。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定期會晤中國同行。
然而,這些戰術成果正在因為拜登對中國挑戰的表述遭到破壞。他在去年3月舉行的首次新聞發布會上稱,美中對抗是“21世紀民主制度與威權制度的效用之爭”。去年12月,他主持召開的綫上“民主國家峰會”強調了同樣的主題。
把對華競爭說成是“反威權戰爭”的一部分,這往好了說是愚蠢,往壞了說是自毀。至少,這種說法使美國的夥伴們覺得虛偽。華盛頓對抗中國所需的現有或潛在盟友中幾乎無一是模範的“民主國家”。
此外,美中競爭根本就不是全球範圍內“民主與獨裁”之爭的一部分。在許多第三國看來,美國的對華方針更多的是關於實力而非意識形態。這些國家懷疑——這種懷疑可能是對的——美國的動機主要是擔心失去全球霸主地位。因此,完全用意識形態語言描述美中對抗會被指責為在理智上不誠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