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多重因素刺激危機爆發
從內部短線因素分析,斯里蘭卡政府2019年出台削減稅款政策,不僅將增值稅從15%降至8%,還取消了建設稅等一系列稅收項目。此舉雖然廣受民眾歡迎,但導致政府財政收入大幅度下降,削弱了斯里蘭卡政府財政和債務可持續性。
隨後,西方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了斯里蘭卡的信用評價,不僅導致斯里蘭卡難以在國際金融資本市場融資,還導致跨國公司的服裝、茶葉等訂單流向其他亞洲國家。此外,斯里蘭卡政府全面推行有機農業,曾出台措施禁止進口化肥、殺蟲劑和除草劑,使得農業產量大幅下降。此後,政府雖然取消了化肥進口禁令,但也取消了相關進口補貼,導致化肥價格暴漲,糧食短缺現象持續,政府被迫花費更多外匯進口糧食。
從外部因素分析,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及俄烏衝突,是斯里蘭卡此次經濟危機的重要導火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尤其是美歐等西方國家赴斯里蘭卡旅遊人數銳減,這導致該國旅遊業遭受重創,每年僅旅遊業外匯損失就高達幾十億美元。今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導致斯里蘭卡經濟雪上加霜,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一,重創外匯來源。旅遊業可謂斯里蘭卡外匯支柱,占據外匯收入的14%。而衝突雙方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斯里蘭卡的重要遊客來源國,今年1月,俄羅斯和烏克蘭赴斯旅遊人數占同期赴斯旅遊總人數的四分之一。此外,俄羅斯還是斯里蘭卡第二大茶葉出口市場。簡言之,俄烏衝突從旅遊業和農產品出口等方面進一步削弱了斯里蘭卡的創匯能力。其二,衝擊糧食進口。斯里蘭卡糧食進口40%以上來自烏克蘭,衝突導致來自烏克蘭方向的糧食供應受阻。更為嚴重的是,俄烏衝突還導致全球範圍內的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穀物、燃油、食用油等商品價格居高不下。斯里蘭卡上述產品嚴重依賴進口,政府為了維持經濟正常運轉,被迫支出更多的外匯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