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有效促進消費
http://www.crntt.hk   2022-07-07 08:47:45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建設好強大的內需市場、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是應對國際形勢急劇變化的關鍵一招。為此有必要深化中國收入分配改革,一方面繼續做大蛋糕,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整體收入水平,另一方面發揮好政府的再分配作用,“促中、保低、抑高”,調整邊際消費傾向、改善消費預期,為促進和擴大消費創造條件。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群眾的總體收入水平

  廣州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文認為,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群眾的總體收入水平要緊緊抓住“要素市場化改革”這個牛鼻子。今後一個時期,要不斷健全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全面貫徹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術、管理人才,充分體現技術、知識、管理、數據等要素的價值。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完善產權制度,平等保護公私財產,重點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有效激勵上實現突破。二是深化勞動力市場改革,優化調整中國人口政策,努力釋放人口潛力,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真正形成城鄉一體化、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三是深入土地制度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用地入市、完善農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轉機制、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四是深化金融改革,促進供給主體多元化。加快發展民營銀行、網商銀行、社區銀行等,使金融供給主體盡快多元化。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擴大直接融資比例。研究新形勢下貨幣政策的方向與重點,努力服務於實體經濟。加快數字貨幣的研究,掌握數字世界的金融主動權。五是深化科技制度改革,牢牢抓住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這個“牛鼻子”,培育發展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促進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融合發展,疏通科技成果轉化的“腸梗阻”,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與“集成創新”相結合,最終建成“創新型國家”。健全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六是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要根據數據性質完善產權性質,建立統一規範的數據管理制度,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要重點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七是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的要素價格機制。

  發揮好政府的再分配職能,改善收入與財富分配結構,提升綜合邊際消費傾向

  文章提出,加快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個人所得稅是政府調節居民收入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主要政策工具。從總量上看,目前中國個人所得稅收入在全部稅收收入中的占比約在7%~8%之間,遠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從結構上看,目前中國個人所得稅收入大部分來自工薪階層,對高收入階層的調節力度不足。今後,為了發揮好個稅對居民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要改變當前主要對工薪階層徵稅的狀況。要適應中國新經濟、新業態下居民收入形式多元化、且生產性費用與生活性費用混合的特點,加快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如擴大納入綜合徵稅的所得範圍,繼工資薪金收入、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之後,將其他符合條件的收入納入綜合所得的範疇。要適當增加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將近年來社會關心的嬰幼兒照護費用、養老保險支出等納入扣除範圍,中長期而言還可考慮據實扣除,以均衡各群體之間的稅負水平。為充分發揮個人所得稅的收入調節功能,同時出台一些針對中低收入者的稅收照顧條款。

  加強對重點領域高淨值人群的稅收管理。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一些重點領域的稅收征管,如家族財產信托、海外信托、資本利得等,填補這些領域的稅收空白。積極探索數字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的稅收管理工作,將網絡主播、直播、打賞收入等新的高收入形式納入稅收征管範圍。可為高淨值人群設計一個必須承擔的最低稅率,將其所享受的稅收優惠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做好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之間的制度協調,削平兩者之間過於懸殊的稅率落差,堵上高收入者將個人收入轉化為企業收入,從而少交稅的制度漏洞。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