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消費行為下的家國情懷
http://www.crntt.hk   2022-07-06 09:00:13
 
  作為輿論風向標與引導者的新聞媒體,亦踴躍投入倡導國貨運動中。1937年,民國時期第一份官辦的廣播刊物——《廣播周報》,為了向讀者與聽眾宣傳國貨,專門開辟了無線電問答節目,圍繞國貨訪談展開討論。其目的是使民眾意識到購買國貨與使用國貨的重要性,規勸商人銷售國貨,借助商販個體的表率,達到示範效應。作為流通環節重要一環,商人對於國貨運動的開展至關重要,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人們消費行為的形成。因此,動員商人群體重點供給國貨,支持國貨運動,顯得尤為重要。此外,民國時期的報館、雜誌社與出版社等亦聚焦於國貨運動,編輯出版了《國貨年鑒》《國貨年刊》《國貨運動報》《國貨周報》《婦女國貨年紀念特刊》《浙江省國貨陳列館月刊》《國貨論壇》《國貨月刊(上海)》《國貨月刊(廣州)》《國貨導報》《國貨評論刊》《中華國貨維持會月刊》《國貨與實業》等刊物,登載各種有關國貨運動的文章、評論、條例與統計報告等。如,1930年《自治》報導了湖南民眾提倡國貨運動中,家人間談論國貨運動的對話:家長如何教育引導孩童拒絕食用洋糖。這則新聞既反映了普通百姓已經意識到使用國貨的重要性,又表明當時的報刊以登載個案的形式,積極發揮輿論導向作用,促進國貨運動深入民心。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國貨運動浪潮席捲全國各地,成效初顯,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眾讀物的宣傳與引領。這些報刊聚焦於國貨運動的重要性、規範國貨的條例與規則、振興國貨的各類機構與舉措等問題。如:改善獎勵國貨條例、規定國家保護工業種類、設立各種工業原料購買合作社、設立工業研究所等。這些條例與機構的制定和創立,對於國貨運動的開展十分有益。為了鼓勵更多的社會階層加入國貨運動,國民政府特把1933年定為“國貨年”,1934年定為“婦女國貨年”,以賦予年度特定含義的形式調動民眾的積極性。女性之所以被推為國貨運動的主角,主要源於城市女性是洋貨的主體消費群,進口化妝品與服飾是城市女性熱衷的商品,亦是進口商品的大宗,勸其放棄購買洋貨,鼓勵她們采買國貨,以達到振興國貨之目的。1934年被定為“婦女國貨年”後,上海社會中上層群體紛紛走上街頭演說,城市女性以身作則,騎馬遊行宣傳消費國貨的意義。此外,還通過舉辦國貨展覽會、創辦國貨刊物、學生救國會、國貨運動促進會等多種方式使普通百姓意識到消費國貨的重要性、國貨運動與國民經濟建設之間的關係,為國貨運動的深入推廣助力。

  家國情懷下民眾消費行為的艱難轉變

  近代中國,無論是商品質量與價格的吸引,抑或是市民追求社會地位與時尚潮流的需要,洋貨日益成為日常生活之必備品。20世紀30年代國內外嚴峻的局勢催生了國貨運動,以愛國旗號引領人們去改變沿襲已久的消費習慣與行為,其中的挑戰與難度可想而知,亦反映了動蕩時局下國人的愛國情懷。

  在政府、媒體與知識分子群體的動員與宣傳下,廣大民眾逐步意識到購買國貨與使用國貨的重大意義,選購國貨的消費行為不僅是單個家庭日常用度的體現,更關係到中國民族工商業的興衰存亡,決定著國家經濟命脈的走向。在前期輿論宣傳、政府主動規劃、各類國貨機構的創辦與不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的基礎上,國貨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作為國貨運動主體的普通民眾,其消費習慣與消費行為的轉變尤為顯著。

  婦女擔負著家庭購買的責任,關係著國貨的銷售與民族工商業的盛衰。尤其是城市時尚女性與青年女學生使用的服飾、化妝品一度多為洋貨,婦女成了消費洋貨的主體。1933年1月至10月間,化妝品金銀外溢達140萬元(《婦女國貨年的聯想》,《福湘旬刊》1934年第46期,第11頁)。1935年,僅上海一埠輸入的香水脂粉、真假首飾、花邊衣飾等進口量即達163萬餘元(《國貨年婦女消費品的大宗入口》,《行健月刊》1935年第6卷第1期,第171頁)。這表明女性消費品的進口額度較高,尤以上海最為突出。在此背景下,“婦女國貨年”受到各界重視。城市女性在政治、經濟、輿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成了倡導國貨的主力軍。例如,上海婦女會為調動婦女選購國貨的積極性,竭力為婦女購買國貨提供便利,特創辦婦女國貨消費合作社,內分糧食、禮品、化妝品等部,一切價格,均較商店低廉,採購手續亦極便利。電影明星亦加入國貨運動,起到示範與帶動作用。被稱為“中國第一代電影皇后”的影星胡蝶,親自前往國貨商場購買國貨,消息被刊登在《玲瓏》《攝影畫報》上,意在借助其明星效應,引導更多民眾支持國貨,改變大眾的消費習慣與行為,特別是引領女性更多地選用國貨產品。

  此外,知識分子群體更是國貨運動的支持者與踐行者。例如,1936年,鬱達夫在《關於使用國貨》一文中著力倡導消費國貨,他強調:除了外國的書報與必備文具不得不購買洋貨之外,其他飲食起居以及日用品皆選用國貨。民國時期,使用洋貨的主體是城市社會的中上層群體,這類人群消費行為的轉變對國貨運動的發展意義非同尋常。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高倡國貨運動的聲浪中,多數城市富裕家庭購買洋貨的消費行為與習慣,逐漸發生變化,其衣食住行的必備品至少部分由洋貨變為國貨。

  綜上所述,20世紀30年代國貨運動不僅聚焦於經濟層面的民生話題,更關涉官方、社會、家庭與個人等多方利益關係,以改變國人消費習慣與行為的努力積極應對民族危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族經濟的興衰。在挽救民族危機的愛國主張下,人們在堅持與放棄的糾葛中,逐漸改變沿襲已久的部分消費習慣,更多地購買與使用國貨。雖然此次國貨運動最終成效有限,但希冀動員民眾支持民族工業、救亡圖存的努力,亦彰顯了時人的愛國情懷。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譚玉秀(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範立君(吉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