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限制性液體治療風險更小
http://www.crntt.hk   2022-07-04 12:00:55
  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據人民網報道,輸液是現代醫學治療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醫學界對於重症患者的液體治療也進行了反思。

  上個世紀70-80年代有學者提出通過輸液達到循環功能的“超常狀態”來複蘇。積極給創傷、休克等重症患者補液成為學界共識,并普遍應用於臨床,稱為開放性液體治療策略。但是這也帶來了諸多問題,大量補液造成組織水腫,加重微循環障礙,傷口愈合不良;肺水腫更加明顯,尤其是對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腎臟充血影響腎灌注,導致急性腎損傷;肝淤血,合成功能受損;腸道水腫影響吸收功能,并導致腹內壓升高;心肌水腫,心功能受損;腦水腫,顱內壓升高;內分泌失調,代謝紊亂。

  輸液可能導致中性粒細胞活化,炎症反應加劇。血管內皮細胞表面有一層由多糖蛋白複合物組成的粘稠物質,稱為糖萼,對細胞具有多種保護作用。而輸液可能加劇糖萼的降解,增加血管通透性。

  上世紀90年代初,有學者發現外科ICU的患者大部分都存在體內液體過量,且液體負荷過量的患者圍術期并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都增加。

  2002年Lobo等學者提出限制性輸液的概念。限制性補液可以維持較好的微循環灌注,利於組織生長愈合,減輕病灶水腫,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

  近十餘年來,研究者進行了一系列臨床研究,比較限制性和開放性液體治療的優劣。結果發現采用限制性液體治療的患者急性腎損傷減少,機械通氣和ICU住院時間縮短,死亡率降低,液體正平衡與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關。所以,由於認識到液體超負荷與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相關,現代補液策略更加強調靜脈補液的風險而不是好處。

  現在的ICU醫生在給重症患者靜脈輸液上更加謹慎,他們會采用超聲等多種現代手段仔細評估患者體內液體量,通過測定患者的液體反應性和生化檢查來決定是否需要輸液。液體本身也是一種“藥物”,它僅僅在需要時才能小心使用。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