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圖片來源:新華網) |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據大公報報導,隨著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興起,各地央行都積極探索主權數字貨幣。相比於傳統物理貨幣,主權數字貨幣具有不可造偽、流通路徑可追溯、點對點傳輸等特點。王磊認為,數字人民幣不僅能為跨境貿易結算提供便利,亦可有效規避歐美慣用的“SWIFT制裁”。他續稱,過往跨境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是十分困難的,數字人民幣推廣後,境外客戶無需通過銀行,只要下載一個App錢包,就能接受人民幣匯款,高效且便捷。
然而,香港要建立“離岸數字人民幣中心”,還需要面對三大挑戰。
首先,數字人民幣在香港的零售應用場景不足。疫情前,內地訪港遊客帶來了強勁的人民幣跨境使用需求,本港商家安裝數字人民幣支付系統的意欲會較大。但疫情爆發後,零售業主要依靠本地消費,難以大面積推廣數字人民幣支付。
其次,數字貨幣互聯互通機制尚待完善。目前各國主權數字貨幣尚在研發過程中,技術指標尚未成熟,仍有大量工作需要推進。譬如數字人幣的推廣會涉及大量資金跨境流通,或面臨一繫列網絡及軟件安全風險,同時還須防範被用於網絡賭博、洗錢、逃稅等違法犯罪行為。
再次,主權數字貨幣的使用可能還會對傳統貨幣政策造成影響。有觀點認為,零售型數字貨幣較銀行存款更具吸引力,或造成金融脫媒的現象發生,導致龐大資金流出銀行體系,進而引發信用收縮的問題;甚至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極有可能加劇商業銀行的擠提行為。
需積極擴大可使用範圍
針對上述問題,王磊建議,香港可以考慮擴大數字人民幣可使用範圍。例如考慮允許投資者通過“互聯互通”渠道,以數字人民幣的形式投資股票及其他金融產品,以及用於跨境消費方面。為此,香港需要建立起一套數字金融和數字證券的法律制度,率先實踐數字人民幣的數字證券交易。“香港只要先行促進數字人民幣的普及,就能在離岸數字人民幣中心的競爭中占得先機。”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數字人民幣試點的交易金額達875.65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