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今年以來,有關部門相繼制定一系列政策,指出應積極引入長期投資者,增加其持股比例,吸引長期資金入市,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這對於更好地顯現資本市場長期價值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資本市場的平穩運行與長期資金密切相關,長期資金越多,市場就越穩定,反之,市場波動性就會較大。養老金、保險機構、企業年金、社保等,都屬於長期資金,具有投資周期長、交易頻率低、投資風格穩健等特點。目前,A股市場仍以散戶為主,短期資金占比較高、資金分散且交易頻率高,這是市場波動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期資金入市,有助於平抑市場的非理性短期波動,營造良好的投資氛圍,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穩定器作用。從長遠看,還有助於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助力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當前,長期資金入市還存在諸多問題,吸引長期資金任重而道遠。
首先,在政策層面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基礎制度建設,營造適合長期投資的環境。完善的法制和市場機制、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吸引優質上市公司的先決條件,也是長期資金入市的重要前提,光想著怎麼“來錢”無疑是本末倒置。
其次,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營造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良好市場生態。一方面,上市公司要有一套回報長期投資者的機制;另一方面,政策導向和資本市場對奉行長期主義的上市公司要有正反饋,股東文化才能樹立,市場的誠信氛圍才能形成。
再次,優化長周期考核機制。比如,將考核周期從一年變為數年,降低投資難度、提高可操作性,從而提升權益投資比例。同時,應完善稅收政策,比如採取專為鼓勵長期投資行為而設計的免稅、減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分紅等,吸引投資者擁抱長期投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國內險資配置權益類資產比例略超10%,而成熟市場這一比例高達50%。提升養老金、險資、社保基金、理財資金權益類產品的比例,仍有較充足空間。
最後,提高資本市場的開放水平。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要有步驟地擴大投資標的,讓長期資金有更多投資選擇,從而容納更多資金體量。例如,拓寬滬港通標的範圍、拓展和優化滬倫通制度、擴大商品和金融期貨國際化品種供給等。此外,可以引進先進的外資金融機構或是券商基金管理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門檻,提升來去自由度等。
下一步,對於我國資本市場而言,如何更好地吸引全球最優質的上市公司和資金來參與其中,是兩項重要內容。要實現這兩個目標,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事實表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預期向深向好,我國經濟擁有長遠的發展前景、114萬億元的GDP總量和14億多的人口基數,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和經濟潛力,構成了長期投資的基礎。目前,我國長期資金入市比例較低,也從一個側面表明其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為此,要充分重視政策的力量,用好政策工具箱,不斷提升資產的質量,從而更有效地助力中國股市長期向好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大霄 (本文由《中國經濟評論》雜誌社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