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日前,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重点強农惠农政策,以9方面34条措施为农业农村带来财政的阳光雨露。农业农村部专门印发文件,以5方面17条措施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一时间,乡村投资更被人关注。
投资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指标。2015年以来,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年下滑态势。2019年,增速出现连续8个月的负增长,全年增速祗有0.6%,明显低於二三产业。2020年,同比增长19.5%,是近些年增速最快的一年。2021年,同比增长9.1%,增速依然较快。2022年以来,外部风险挑战增多,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上升,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降。
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这主要体现在:农业的耕地、种子、农机三大基础支撐不牢固,农产品生产效率和加工转化率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作为稳投资的重要內容,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既能补齐短板,确保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供给,也是推动乡村改革和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其实,农业农村投资自身也有弱项,从民间投资上可见一斑。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占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较大,既是全社会投资的中坚力量,更是农业农村投资的主力。前几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地方民间资本投资第一产业的信心有所下滑。具体来说,部分要素不能在城乡间充分流动,农地的部分权能难以有效实现,导致一些社会力量瞻前顾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才短缺,导致一些工商资本望而卻步;农村金融市场滞后,贷款难、融资贵,导致一些主体有心无力。
可见,稳经济必须稳农业,稳农业必先稳投资。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要坚定信心、把握重点、避免误区。
一要保持信心。越是面对挑战,农业越显重要。随著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的投资价值日益彰显。以2020年为例,受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幅扩大。不过,从二季度开始,下滑趋势得到扭转,最终成为投资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一个原因在於尽管财政趋紧,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没变,中央财政对农林水的支出稳定增长,中央预算內投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增加。这启示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用足用好财政支农投入、地方政府债券、土地出让收益等资金,今年全年依然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二要把握重点。资金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涉及包括财政、金融保险机构、社会资本等在內的多元投资主体,即财政支农、金融助农、保险护农和资本強农。关键的一条,是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应启动既能补短板调结构,又能带消费扩就业的一举多得的项目。比如,仓储冷链和物流设施建设,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生活,兼顾了乡村产业和乡村建设。对这样的领域,财政有动力,资本有积极性,不妨优先安排,可採用先建后补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
三要摒棄一些误区。以往很多地方招商引资主要盯著工商业领域,农业因体量小、税收少或没有,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要改变思路,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集群也要引強建好。同时,也不能只盯著大资本大企业大项目,还要为数量众多的中小资本和新型农业主体做好公共服务。近年来,一些工商业者完成资本积累后返乡投资,一些外出农民工有了积蓄后返乡创业,这些力量都可聚而用之。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內,我国农业依然以小农户为主,要以资本为纽带,不断向小农户输送技术、管理、服务,最终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水平。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