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中衛市沐沙牧場的工作人員為自動轉盤式奶台上的奶牛擠奶。(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中國正在變成奶業大國嗎?在2008年以來幾乎停滯約10年後,在當局推動下,中國乳制品產量已經重新開始增長。盡管有新冠疫情的影響,但是三年裡中國牛奶產量增加了約20%,2021年產量達到近3700萬噸。這讓其與巴西并列世界第五。北京的目標是奶源自給率達到70%以上。
據法國《回聲報》網站6月15日報道,當局鼓勵推行這一政策,既是為了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也有助於提高民衆的免疫力。這也讓一些乳制品出口大國感到擔憂,要知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買家。法國國家乳制品協會的經濟學家讓-馬克•肖梅表示:“中國會繼續進口相關設備和高端的黃油、奶油等產品,現在其國內還生產不了。”
北京也贊成發展超大規模牧場,以控制衛生風險并方便監督管理。而集中養殖帶來了令人驚嘆的成果。有關部門會對那些設計存欄規模300頭以上的新建奶牛養殖場提供補貼。肖梅表示,在中國,蒙牛、伊利、優然牧業、現代牧業等行業巨頭紛紛投資建設擁有2萬至10萬頭奶牛的超大型牧場。而對比來看,法國農場的奶牛規模平均只有約60頭。
這種規模不斷擴大的競爭,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牧場的面貌。2002年牧場平均規模還僅為數十頭奶牛,2020年全國約43%的奶牛是在存欄量超過1000頭的大型牧場裡。
幾乎占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的伊利和蒙牛,是中國乳制品產業的兩個火車頭。肖梅表示:“這兩大巨頭2021年的利潤分別增長了約20%和43%。”荷蘭合作銀行指出,如果根據營收來計算全球乳業排名,伊利排第五而蒙牛排第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