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不准”的提出,有著現實的客觀基礎和科學依據。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級政府及防疫部門積極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4日,全國累計接種新冠肺炎疫苗33.84億劑次,接種人數總計達12.91億人,完成全程疫苗接種人數達12.57億人,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全國總人口的91.56%、89.17%,加強免疫接種完成人數達7.8億人。大範圍的疫苗接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冠肺炎危重症的發生率和致死率,降低了新冠病毒危害,為“九不准”的貫徹落實提供了科學依據並奠定了現實基礎。
文章指出,嚴格落實“九不准”,還須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尤其是基層政府和部門要落實“九不准”各項要求,及時糾正、轉變工作作風和管理方式,堅決杜絕工作中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樹立大局意識、民生意識、民本意識。
其次,要明確和壓實各級部門和相關人員責任,做到事權、責任相匹配,形成責任追溯和懲戒機制,對於在疫情防控中濫用職權、過度用權、失職瀆職的行為及時追責,依法依規及時公開並嚴肅查辦。任何缺乏責任追究的制度和政策都難有約束力,各級政府要及時制定配套的問責機制和追責機制。
再次,各級政府、各個部門之間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高效完善的聯網聯動聯合應急反應機制,建立一個分級分區域的基於信息共享的多部門即時聯合辦公指揮機構,提高疫情防控、人員物資調配效率,做到精準防控、高效防控。
第四,暢通政府部門和公眾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各級政府各個部門要及時掌握民意,瞭解群眾需要,盡量滿足其合理訴求。
第五,加強對疫情防控管理一線人員的政策宣講,使其樹立正確管理理念,強化服務意識,禁止疫情防控執法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在疫情防控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九不准”是依據當前中國防疫工作實踐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穩經濟大盤,保市場保就業保民生工作的重要體現,對於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的穩定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