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毅夫:當前經濟發展的挑戰與應對
http://www.crntt.hk   2022-06-14 08:22:06
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這是經濟工作應該有的一條底線。
  中評社北京6月14日電/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保持快速發展是中國駕馭大變局的基礎和關鍵,是中國最大的大局、最大的政治。當前,中國經濟遇到哪些重大新挑戰,怎麼應對這些挑戰呢?

  當前經濟面臨國內外雙重新挑戰

  北京日報發表北京大學國發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南南學院院長林毅夫文章分析,從國外看,美國總統拜登2021年上台以後,相比特朗普時的對華政策而言,換湯不換藥,延續了貿易戰、科技戰,而且變本加厲積極推動組建所謂的民主同盟,以政治體制、價值觀、意識形態等劃界,試圖以此在政治上孤立中國,進而在經濟上讓這些國家和中國脫鈎。最新的行動則包括美、日、印、澳組成一個聯盟,想打造亞洲版的北約,美國主導的北約則邀請了日本、韓國這些西太平洋的國家去參加他們的峰會。拜登還在華盛頓舉行東盟國家特別峰會,推動美國與東盟國家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試圖說服這些國家把供應鏈搬離中國。除了美國對中國發動的遏制和孤立行動之外,俄烏戰爭從今年2月底爆發到現在,短期之內的影響很明顯,造成全球的石油天然氣價格、糧食價格急劇上漲。美國、歐洲本來已經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俄烏戰爭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通貨膨脹。對中國而言,中國不僅是石油的主要進口國,糧食也在相當程度上依靠進口。除了油價、糧價之外,還有一些進口的礦產資源價格也在上漲。因此,俄烏戰爭會使中國進口成本增加,影響經濟增長,這在短期是不可避免的。從中長期來講,經過這次俄烏戰爭,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不信任和安全局勢的緊張一時間注定難以消除。有些勢力試圖渾水摸魚,借俄烏戰爭挑撥中國和歐洲的政治關係,以安全為由,推動歐洲與中國在經濟、貿易上脫鈎。這些是國際環境中出現的重大新挑戰。

  從國內看,從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已經出現比較大的下滑,這一下滑趨勢源於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天,還處於這樣一個下滑周期當中。進入今年3月份以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因為奧密克戎病毒的傳染率非常高,一些地方,像深圳、廣州、上海、北京相繼出現疫情。疫情防控的舉措必然影響到生產、投資、消費各個方面,使經濟全面放緩,要實現今年5.5%的增長目標將更加困難。

  保持增長和開放應對國際挑戰

  文章稱,對於來自國外的挑戰而言,美國冀圖各國跟中國脫鈎,讓中國重回封閉經濟,如果得逞,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就會慢下來,我們的第二個百年目標就難以如期實現,而且會產生更多新的挑戰,這正是美國的如意算盤。但是,面對美國的這種圖謀,我們也要看到自己的有利條件,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擁有世界第一大市場。貿易是雙贏的,而且貿易當中的小經濟體從中受益超過大經濟體。美國也許為了維持其霸權地位,寧可為了政治利益犧牲經濟利益,但是歐盟、東盟和其他經濟體如果跟隨美國和中國脫鈎,需要犧牲掉自身的經濟利益,在政治上他們只不過為美國維持霸權做嫁衣裳,得不償失。

  自2008年以來,中國每年為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在25%至30%之間,如果能保持這一貢獻率,美國以外那些國家為了自身的就業、社會穩定和發展,不能沒有中國市場,就不會輕易掉進美國的圈套,美國要其他國家和中國脫鈎的圖謀就難以實現,中國就會有更大的機會爭取一個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國際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