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導,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跨境融資渠道獲拓寬。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支持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的通知》,決定進一步擴大試點,便利更多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在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助力企業加快創新發展。
《通知》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擴大試點地區範圍,從前期9個省(市)的特定區域推廣至17個省(市)的所有區域;二是擴展試點主體類型,在高新技術企業試點的基礎上新增“專精特新”企業;三是提高試點額度,已開展試點的9個省(市)區域的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便利化額度統一提高至等值1000萬美元。
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進一步擴大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讓企業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寬中小微創新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助於激發中小微企業等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穩定就業,穩定經濟大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對“專精特新”企業來說,此次試點擴大,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將推動中小微企業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科創研發與生產中,增強企業自身創新研發能力,促進試點區域科創企業發展壯大。同時,由於試點省份大幅擴大,將使得更多省份“專精特新”企業受益,有利於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據瞭解,對於企業借用外債,監管部門一般統一採取宏觀審慎管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就是淨資產。高新技術中小微企業以及“專精特新”企業一般淨資產很少,如果按照宏觀審慎管理,很難從境外融資。因此,監管部門專門出台《通知》,不按這些企業的淨資產來計算,而是給予一定額度,在一定額度裡企業可以自主借用外債。
值得注意的是,外匯局對試點企業的資質進行了規定。企業應當是註冊在試點區域、成立時間一年(含)以上且存在實際經營活動的非金融企業(房地產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企業除外),並且獲得國家或地方相關部門認證的高新技術或“專精特新”企業,且近兩年無外匯行政處罰記錄。
“關於外債便利化,還有簡化外債賬戶管理。今年4月至5月開戶數同比下降40%,有效節約了企業管理成本。”外匯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介紹,接下來,外匯局將指導試點地區落實好政策措施,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宏觀經濟大盤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