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需來看,據日本財務省發布的貿易統計,截至2022年4月份,日本對外商品貿易收支連續9個月逆差,這主要是由能源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推高進口商品貿易額所致。2022年1月份至4月份,出口平均同比增長率為14.0%,而進口增長率則高達33.2%,月均貿易逆差額為1.04萬億日元。按日本財政年度(2021年4月份至2022年3月份)計算的全年度逆差額達到5.4萬億日元,是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22年4月份,原油的進口同比增長率達到99.3%,煤炭的進口同比增長率達到198.9%。
生產生活面臨重壓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日本國內和海外零部件供應商均有停產、減產的風險,再加上運輸線路減少、集裝箱不足或運輸遲滯等物流因素,導致半導體等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採購變得困難,俄烏衝突等地緣政治形勢緊張則進一步加劇全球供應鏈動蕩。零部件和原材料供給短缺的問題不僅使企業生產能力受到制約,導致產量下降,還增加企業中間投入品的購買成本和物流成本,壓縮企業利潤空間。據日媒報導,由於長期持續的芯片短缺等供應鏈混亂,大批日本國內企業陸續宣布減產或停工計劃,其中一些企業的停工計劃延續到6月份。
日元貶值和能源價格波動帶來的物價上漲也給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造成壓力。在全球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各國央行紛紛收緊貨幣政策。2022年3月份以來,美聯儲加快緊縮步伐,而日本央行則繼續維持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日美利率差在短時間內迅速拉大,日元快速貶值,匯率從1美元兌115日元左右一舉突破130日元。一般認為,日元貶值可以增加出口和入境遊客消費,從而對經濟產生積極影響。但是,由於日本企業海外生產比率在過去幾十年大幅上升,再加上疫情下商品和人員的流動都受到限制,此輪日元貶值不僅積極效應非常有限,還產生了明顯的負面效應。在日元貶值的影響下,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價格的上漲造成企業採購成本上升,並通過供應鏈傳導至各個生產環節,最終轉嫁至消費品價格,擠壓居民消費。同時,俄烏衝突背景下,日本緊跟美國,對俄能源出口和相關人員等進行制裁,遭到俄嚴厲反制。日本能源主要依靠進口,國際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也會體現在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成本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