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2021年9月1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華盛頓出席國會聽證會。新華社發(Pool圖片,德魯•安格雷爾攝) |
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繼拜登總統首次“亞洲行”和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啓動之後,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26日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演講連日來也被推上輿論焦點。這篇一萬兩千多字(用漢字計)的長篇演講被視為拜登政府執政以來首份對華政策全面完整的公開闡述。可以預見,其思路理念、內容框架將成為白宮未來一段時期處理同中國及相關國際關系的指針。
美國《僑報》5月28日載文《增加互信依然是美中的頭等大事》,文章說,一些國際輿論認為,布的講話“表面緩和、挑釁濃厚”“綿裡藏針”“暗藏玄機”。從中方的反應來看,也未超越其過去觀點,照例是希望美要“言行一致”,批美“抹黑了中國”。其實,比較美上屆政府及其國務卿的言論,這篇講話還是透出美對華政策的些許“鬆動”,調子緩和不少。
作為當今世界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兩個國家,美中之間要做到部分政客所期待的完全“脫鈎”已是不可能的事。以貿易為例,即便是受新冠疫情衝擊和美國貿易政策限制的情況下,2020年和2021年,中國對美國每年的進出口金額均超過6000億美元;2021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小麥272.65萬噸,占當年中國進口小麥總量的28.1%;進口美國大豆3230萬噸,占當年中國進口大豆總量的33.5%,這個數量是龐大的,是其他任何第三方無法取代的。
亦如布林肯在演講中所說,美國還有“來自中國的數百萬名留學生,他們豐富了我們的社區,同美國人建立起畢生的紐帶。”“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美國和中國都不得不與對方打交道”,美中關系是“當今世界上最複雜和最重要的關系之一”。
既然兩國關系如此重要,且對世界影響巨大,與其不切實際大談“脫鈎”,不如面對現實,好好經營雙邊乃至多邊關系。在國際相處中,既然競爭不可避免,那麼合作則是確保競爭有“度”,不至於“兩敗俱傷”的最好的保護措施。
對於美中來說,妥善處理兩國關系,當前最需要的依然是兩大方面:一是,清晰了解各自的核心利益和各自堅守的底綫,避免對對方的誤判。從這個角度說,與北京打交道40年的華盛頓事實上很清楚中國的核心利益在哪裡,只是長期無視那些利益的存在和中方一而再、再而三的訴求。那麼,中方堅守的國家利益是否損害到美國的核心利益呢?客觀地說,還真不是,有些可能僅是美國的一些集團的利益罷了。對於美國的國家利益,中國或偶有觸碰,一旦發現,便立馬收手,很難說已構成對美國的挑戰,更不是搶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