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做研究。(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當一群年輕科學家認為,中國需要能匹敵西方最具聲望的同行評議刊物的英文學術期刊時,他們決定:自己創辦一份。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23日載文《中國年輕科學家從頭開始創辦學術期刊》,文章說,在《創新》(The Innovation)第一期問世約兩年後,該在綫期刊已經發展成一份活躍且權威的刊物。它的成功證明了這些科學家們用自己積蓄而非靠官方支持來從事這項事業的意義。
刊物創始人之一、曾在中國科學院一家研究所從事腫瘤研究的陳科表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學論文生產國,但大多數頂級研究成果都流向了《科學》和《自然》等西方期刊。
他說:“我們需要有自己的《科學》和《自然》,就是現在。”
據悉,這一想法是2016年在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青促會)理事會會議的討論中提出的。青促會是中國科學院為35歲以下研究人員創建的合作網絡,旨在通過促進年輕科學家與同行的聯系和交流對其提供支持。
雖然這個想法在會上獲得了一些熱情支持,但向國家資助機構提出的立項申請遭到了拒絕。科學家們決定投入自己的積蓄。
下一個挑戰是為刊物找到主編。陳科表示,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新生刊物可能會在一兩年內“死亡”,對於任何為其投入時間精力的人來說,風險都很高。
他們發出了27份邀請,有3位著名科學家接受了邀請。陳科表示,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的韓布興院士是最後一位接受邀請的科學家,後來卻成為這份期刊參與度最高的主編。
年輕的科學家們還需要一個數字出版平台。2019年,他們與美國細胞出版社達成協議。100多名青促會成員每人捐贈了一筆資金,他們還設法吸引了一些研究所和大學的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