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是暢通經濟循環
http://www.crntt.hk   2022-05-15 08:38:53
 
  從流通看,由於流通現代化水平不高、集約化程度低、業態發展不充分,影響了流通對生產的引導和對消費的促進。在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流通,包含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目前都有堵點,不能完全通暢,致使物流成本與交易成本仍然過高。

  從消費看,雖然消費多年都是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但其貢獻度仍然不足,且後勁不夠。無論是消費水平、消費結構,還是消費環境,都有待進一步完善。

  做好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的大文章

  文章分析,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當前,要通過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解決好以下問題。一是確保國民經濟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要通過國內生產、進出口貿易、國家儲備、市場調節等手段來確保總供給,特別是要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二是優化供給結構。包括商品供給、服務供給、人力資源供給在內的幾類供給結構都需要優化。三是提升供給體系韌性。既要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又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從總體上提升供給體系的抗壓和調節能力。四是通過創新驅動與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完善促進共同富裕的分配體制。實現共同富裕,要在發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把“蛋糕”切好分好,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係。一是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中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決定了在收入分配領域必然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而且,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社會分工的深化,參與社會生產的要素內容在擴大,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二是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一方面,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除了完善初次分配外,中國已具備加大再分配、三次分配力度的條件和基礎,可以更多運用轉移支付、稅收、社會保障等手段調節再分配,通過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實現三次分配。三是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一方面,通過增強區域發展的平衡性、行業發展的協調性等,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另一方面,加強對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堅決取締非法收入。

  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當前應向以下方面發力。一是降本增效提質。流通業的功能主要是引導生產、促進消費,為生產建設與人民生活服務,應在降低採購、物流、生產、交易、管理成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傳統的流通模式向供應鏈模式轉變。二是強化流通通道建設。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健全市場監管體系等,暢通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讓智能化、數字化在流通領域大顯身手。

  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既有利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有利於鞏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樞紐地位,提升中國製造與中國服務的影響力。為此,必須加強需求側管理,破除制約經濟循環的障礙,特別是要千方百計擴大消費需求。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塑造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