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一季度指標看中國經濟發展底氣
http://www.crntt.hk   2022-05-15 08:38:23
疫情加劇了中國經濟的短期波動,但撼動不了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律。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面對新一輪疫情衝擊,客觀、理性、辯證地看待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尤為重要。這既需要立足疫情本身變化規律,又要跳出疫情陰影,把握經濟運行的基本態勢、客觀走勢和發展趨勢。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副所長,研究員杜飛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助理研究員紀競垚文章分析,疫情衝擊了中國經濟的基本盤,但改變不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

  從經濟增速看,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規模突破110萬億元,達114.4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突破8萬元,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

  疫情沒有影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的背景、前提和發展勝勢未受明顯衝擊。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一大貨物貿易國,這些基本底色堅若磐石,表明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面沒有動搖,在部分細分領域甚至還有所加強。即使是在全球經濟受疫情重創的2020年,中國也率先扭轉不利局面,最終以2.2%的增速領跑全球主要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企穩回升的壓艙石。這一特征事實也足以證明,在良好基本面支撐下,中國經濟恢復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效果之好,也充分反映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大趨勢、大方向從未改變。

  疫情干擾了部分微觀主體對經濟運行的預期,但動搖不了廣大民眾對經濟發展的信心。

  近期疫情反覆導致部分市場主體預期轉弱。今年一季度以來,疫情在多地頻發並擴散,產業鏈供應鏈再次遭遇衝擊,叠加俄烏衝突和部分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共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明顯增大,生產和投資趨向收縮,引發市場對經濟的悲觀情緒上升。4月份,部分先行指標,如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分別下降2.1個和6.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於榮枯線之下,企業對自身盈利能力和經濟效益的預期下調。

  宏觀數據成績單表明中國經濟發展信心依然穩固。一季度經濟平穩開局,4.8%的增速較上年四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分項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分別增長6.5%、9.3%、3.3%、6.3%,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8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5%。這些向好指標從供需兩側反映出,在一系列穩增長、穩就業等政策支撐下,企業投資信心依然較強,也印證了在居民收入增長和就業形勢總體較好的前提下,居民消費意願沒有明顯轉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