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天然氣價改務求穩妥有序
http://www.crntt.hk   2022-04-30 08:22:11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近期,有的地方宣布擬上調居民或非居民用氣價格,引發市場關注。短期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壓力不減、經濟面臨“三重壓力”的情況下,應當正視燃氣價格上調對居民和企業的一系列影響,尤其要避免過度漲價對低收入群體和中小微企業造成衝擊。從中長期來看,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上漲使得我國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中存在的矛盾更為突出,對進一步推進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有倒逼作用。

  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推升了我國進口企業的氣源成本。除了俄烏衝突這一地緣政治因素之外,過去兩年時間裡,美歐等發達國家為應對疫情實施了超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推升包括天然氣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水漲船高。此外,全球範圍內興起的綠色低碳轉型思潮,導致過去十餘年間世界石油、天然氣等石化能源的投資規模顯著低於歷史趨勢水平,產能擴張放緩,供需格局收緊。隨著世界經濟從疫情衝擊中逐步復甦,總需求擴張加劇了國際天然氣市場上本已緊張的供不應求局面。

  進口氣源價格上漲導致國內不少城市的燃氣供應企業上下游價格倒掛,出現持續性虧損,有的甚至對正常的企業生產經營造成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惡化,部分地方採取了調價措施,允許上游漲價因素適度向下游傳導,緩解價格倒掛壓力。從短期來看,終端售氣價格上漲無疑會抬高居民和企業尤其是低收入群體和中小微企業的用氣成本。政府應重視以下兩點:一是盡可能不上調或少上調第一階梯氣價,減緩對低收入群體和困難家庭的影響;二是在疫情衝擊下,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可階段性地對困難家庭和特定中小微市場主體實施用氣補貼政策。

  燃氣既是重要的工商業生產資料,也是關係千家萬戶的基本民生資料。燃氣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具有特殊性和複雜性。首先,天然氣市場並非完全競爭市場,供給方主體數量較少。而且,受勘探開採、管道建設周期限制和海運運力制約,燃氣的短期供給彈性往往不大,一旦需求變動就容易引發價格劇烈波動。其次,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較高,國內燃氣價格不僅取決於國內因素,而且受制於外部因素變化。再次,燃氣價格事關千家萬戶,因而在順應市場規律的同時,還應兼顧民生需要。

  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具有高度的複雜性,屬於典型的“深水區改革”。一方面,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涉及國內因素和外部因素、市場規律和民生保障、價格機制和政策機制等多重矛盾,需要全盤謀劃。另一方面,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涉及進口企業、長輸管網運營企業、城市燃氣零售企業、終端用氣居民和企業、地方政府等眾多主體,關係到複雜的利益協調,需要相關部門統籌兼顧,穩妥有序推進。

  總體上,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還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具體而言,可借鑒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一方面在合理幅度內形成動態調整的市場化價格,促進上下游價格聯動;另一方面設置“天花板價”和“地板價”,應對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畸高或畸低特殊狀態。同時,要遵循先企業後居民、先大宗後零售的原則。從企業用氣著手,逐步放寬價格限制區間;居民用氣具有特殊性,應綜合考量氣源價格、運輸配送費用、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穩妥有序推進。

  此外,在推進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同時,我國還應不斷鞏固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和安全底線。一是夯實國內產量基礎,保持天然氣穩產增產,促進煤制氣產業發展。二是多元拓展油氣進口來源,在國際市場低價周期合理增加長協購氣比例。三是加快建設天然氣主幹管道,維護油氣戰略通道和關鍵節點安全。四是在加快擴大天然氣國家戰略儲備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和支持市場力量增加商業儲備規模。五是加快推進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培育相關現貨期貨產品,推進本幣結算,增強我國在全球天然氣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能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馮煦明(中國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智庫研究室主任)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