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央視網) |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繼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後,各省份近期也陸續發布了地方經濟“一季報”。從各地已發布的數據看,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並未改變,但一些突發的超預期因素的出現,還是給地方經濟帶來了擾動和挑戰,這在一季度地方經濟數據的變動中有所體現。
經濟增速“東降北升”,南北差距呈收縮態勢,是一季度地方經濟運行的一個明顯變化。
除新疆、西藏、吉林三省尚未公布數據外,目前已公布數據省份的GDP均實現了正增長,這表明我國經濟恢復發展的態勢仍在延續,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國際地緣衝突、全球加息預期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東部一些經濟強省的經濟增速有所回落,而北方部分省份經濟增幅超出市場預期。這背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是重要原因之一。
以煤炭為例,過去一年,國際煤價漲了約3倍,國內煤價也持續高位運行。對於山西、內蒙古這兩個煤炭年產量超10億噸的省份來說,地區經濟總量自然也水漲船高。據統計,一季度這兩個能源大省的名義增速超過了20%,而青海、寧夏、甘肅等能源省份的名義增速也全部超過了10%。
從實際增速看,一季度全國共有7個省份GDP增長超6%,分別為江西、福建、湖北、貴州、山西、湖南、海南。值得關注的是,江西以6.9%的GDP增速位列全國第一位,而去年同期江西GDP增速僅排在第七位。客觀地看,一季度江西經濟增速雖領跑全國,但其總體經濟實力在中部六省份中依然偏弱,未來仍面臨“比追趕超”的艱巨任務。
11個省份GDP“小步快跑”破萬億元,“萬億元俱樂部”又添新成員,是一季度地方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 |